医脉通导读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APAAACI2019学术年会于9月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内外从事该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和同道共聚一堂,就变态反应领域的诊断和防治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医脉通就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免疫治疗(AIT)的相关内容采访了各位专家,下面呈现精彩内容。
AIT是变态反应学特有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是唯一一个针对病因的特异性的治疗方法,AIT能够控制症状,减少对症药物的使用,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能抑制变态反应疾病的自然进程,停药之后有长期疗效,早期应用可预防出现新的致敏疾病。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王良录教授指出,目前免疫治疗的安全性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无论是注射给药还是舌下含服的方式都可能引起患者过敏,我们期望在提高剂量和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生物学技术的提高,一些免疫佐剂的应用,合并使用奥马珠单抗,以及一些新的治疗方式的使用为AIT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目前,这些探索尚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不过带给了我们希望的曙光。
北京协和医院支玉香教授提到:相对于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对过敏性鼻炎或者过敏性哮喘患者给予对症的治疗,变态反应科针对过敏原进行AIT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样是过敏,过敏原很可能不同,甄别过敏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便是现在大家公认的精准治疗。
目前,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上升的幅度很大,值得关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壮桂教授提到,以前国内外指南均认为药物治疗失败后应选择AIT治疗,随着认识的深入,2015年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强调对过敏性疾病应早期脱敏治疗,进行早期干预,阻止疾病自然进程,以减少对症药物使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那么,我国地域辽阔,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有所不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赖荷教授指出:目前主要还是室内的过敏原比较多,尘螨是室内主要的过敏原。因螨虫更喜欢湿热环境,螨虫分布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华南尘螨会更明显,东北地区稍微少一些。北京地区因为冬天使用加湿器螨虫较多,而广东一年四季都很多。过敏原检测结果是指导AIT的应用依据。每个过敏原阈值不同,过敏原达三级以上的检测结果90%为双螨阳性(屋尘螨与粉尘螨),而这个级别以上往往才有临床表现。
AIT分为皮下注射免疫疗法(SCIT)与舌下含服免疫疗法(SLIT),分别为皮下注射给药和舌下含服给药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郭胤仕教授提到:无论儿童或成人,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主要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除常规的对症药物治疗外,都适合选择特异性免疫治疗。舌下脱敏相对方便,可实现患者在家自用,但总体疗效不及皮下注射。对于条件许可的人,应优先选择皮下注射,可在医务人员监管下,实现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和指导。同时,由于患者缺乏相应的知识,舌下脱敏治疗的患者依从性不好,大多数在家不能坚持治疗。
近年来,随着过敏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变应原免疫治疗亟待提高,规范化治疗可以更好地让患者获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免疫治疗中心有助于实现AIT的规范化,北部战区总医院魏庆宇教授是烟台门诊SCIT中心主任,他们通过建立免疫治疗中心实现了对过敏性疾病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减少免疫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的发生。与不规范的治疗药物相比,标准化疫苗通过计算出体内注射的有效蛋白量,使免疫治疗更加精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王学艳教授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患者的故事:一位过敏性鼻炎患者,一直被误诊为感冒,长期使用激素、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最后发展成哮喘、肺气肿、肺心病,以至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看病耗尽家庭储蓄,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到京治疗后,过敏原检查结果为污尘螨和粉尘螨过敏,对证治疗后,进行脱敏治疗。治疗6个月后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年内,经过规范的变应原免疫治疗,恢复了工作生活能力。随后,患者坚持使用阿罗格双螨脱敏制剂3年,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维持正常人生活。因此,诊断过敏性疾病时询问病史很重要,对于吸入性过敏患者,可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明确过敏性疾病病因后,应尽早治疗,避免发展成严重不可逆疾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林小平教授指出:治疗过敏性疾病有四个策略,既预防过敏原,针对症状治疗,教育患者与重要的变应原免疫治疗,后者主要为SCIT。目前临床医务人员对免疫治疗的机制、疗效和安全性掌握不足制约AIT在临床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要求,过敏性抗体等级在二级以上才可实施免疫治疗。相关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不良反应指征,免疫治疗开始后需观察半小时,以保证免疫治疗的安全有效。此外,医务工作者需加强患者教育,使之认识到免疫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减少药物用量,提高生活质量,防止新发过敏疾病等优势。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邱前辉教授指出:AIT是过敏性疾病中很独特的治疗方式,实施AIT治疗涉及多个学科疾病。MDT可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应用于AIT治疗,可方便患者就诊,节省时间,有效减少治疗费用。通过MDT,可以向更多医务人员普及AIT治疗流程,提高AIT治疗水平,及对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力。
随后,解放军总医院王洪田教授对AIT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他提到过敏性疾病属于现代流行病,将来能不能靠打一支药预防过敏,就像接种结核菌素进行预防结核病一样。比如针对螨虫过敏的患者,通过活疫苗或组分疫苗来预防过敏,可能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而且使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是变应原免疫治疗脱敏的关键,若使用非标准化的疫苗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严重不良反应。虽然现在国家标准化进程比较缓慢,但无论皮下注射或者舌下含服,标准化疫苗均能促进过敏性疾病治疗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默克公司Allergopharma首席运营官(COO)Uloff Muenster指出:默克公司在七十年代初研发出第一款治疗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哮喘的皮下免疫螨虫产品。八十年代研发出可定量检测变应原的新方法,使医生诊疗更加精准。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等挑战,使过敏很难自然消失,在很多工业国家,过敏性疾病迅速增加,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特别是针对孩子,让他们早期接受免疫治疗,可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