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小学还是初高中教育更重要?明白的父母都在这时下足了功夫

2019-10-31   扉扉细语

月考结束,面对成绩一塌糊涂的儿子,表弟说他愁得睡不着觉。他不明孩子究竟在学校是怎么学的。

有一天他抽空到学校后,顿时明白了一切。刚到班门口,学生就围上来向他告状:说儿子翔宇上课好说话,有时还打扰别人学习。星期天的作业经常没写完。班主任多次找翔宇谈话,可他说到做不到。

其实,翔宇已经是一个七年级的中学生了,却已然在犯着一丶二年级小学生的错。

这让表弟头疼不已,回想孩子的教育,他们很懊悔。

幼儿园时几乎不学知识,家人几乎没怎么管。

一丶二年级时总觉得孩子还小,男孩子嘛,就是顽皮。

三年级时,孩子身上的缺点越来越影响了学习。上课说话,作业了草,贪玩成性。养成好习惯不易,但改掉坏习惯却难上加难。

其实表弟也曾下过狠心管儿子一一作业写不完打,有同学告状严厉训斥,的确也起了作用一一变得似乎听话了。

转眼儿子上初中开始了寄宿生活,他的老病死灰复燃。

不少家长孩子上初高中了,开始租房陪读。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没打好想要盖高楼怎么可能呢?

ll:对孩子的教育,真正需要陪读的是学前教育丶小学教育。

这时正是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时期。好习惯养成了,事半功倍。养成坏习惯将会影响一生。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以看出对孩子幼儿时的教育的重要性。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成就未来。3—6岁是性格塑造的”潮湿水泥期“,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基本成型的时期,这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地加以引导,用心培养。

ll 建议孩子的教育注意以下几点:

1 性格养成上,从小要有规则意识

在生活中尽可能给孩子立一些规则,最好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如逛超市时,提前想好必i:告诉孩子我们需要买什么,而不是想买什么买什么。超市的物品丰富对孩子诱惑很大,如果孩子见到自己特别想要的小东西,也可答应但记住:只买一样。

动画片深受孩子喜爱,可以约定每次只看两集。不按约定将会取消第二天看动画的权利。

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家长多用心,渐渐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有规则的孩子很少出现无理取闹,撒破打滚现象,他渐渐会明白约定的规则是他应该遵守的。

2习惯养成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活中很多事情,孩子能做的决不包办。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有了很多第一次,对许多事充满好奇。

作为父母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换拖鞋自己洗脚,并让孩子养成洗完脚自己洗袜子。

开始不会家长要作示范,对孩子洗的袜子不论是否干净,都要大加赞扬,让他体会到干活的乐趣。

还有教会孩子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稍大一点可以和父母一起整理房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养成孩子独立,而不是凡事依靠父母的"妈宝”。

3学习上,端正态度专心做事

尤其是孩子刚进入小学时,此时父母一定要多下功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学习桌上只放学习用品,学习用具要简单,如文具盒,橡皮,不要买那种带有玩具性质的。简单的学习用品,干净的学习桌面有利于孩子专心学习。

写字时:一定要工工整整,这是良好学习态度的开始。

放学后,要及时完成作业再吃饭再玩。这样在孩子的心中,逐渐认识到学习是第一的。有些家长会说,孩子放学太累先玩会再写吧!就怕孩子玩着玩着就忘了时间,最后不得不匆匆应付完作业了事。如果家长时间充足也可让孩子固定一个写作业时间点,总之写作业时间要充足保质保量完成。

最后提醒:孩子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培养,都需要父母长期坚定而有耐心地去做。对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