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此战楚国遭重创,割城求和

2020-10-01   包翠红聊生活

原标题:中国古代史:此战楚国遭重创,割城求和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秦楚的丹阳之战,此战楚国受重创,割城求和。下面我们先从商鞅变法讲起:

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取得了对东方诸国的战略优势后,秦国将势力向南发展,吞并了富饶的巴蜀地区。占领巴蜀使秦国的统治腹地向西延伸了不少,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占领巴蜀更为重要的是,它为秦国攻楚提供了便利,对秦国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巴蜀地区位于楚国西面,历来是楚国的西部屏障,秦国占领巴蜀就为自己从侧翼迂回攻楚创造了有利条件。

楚国幅员辽阔,自西周中期以来,一直雄居南方,是秦国向东南方向扩张的一大障碍。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使楚国的国势更加强盛,成为仅次于秦、齐两国的诸侯强国。

在齐、秦两国东西对峙的格局形成后,楚国的作用更加举足重。楚国是秦国东进吞并三晋之地继而与齐国争霸中原的最大威胁。岸门之战后,韩、魏两国屈从了秦国。为了与秦对抗,齐与楚结为盟国,并对秦韩魏联盟展开了全面进攻。这使秦国担心自己实力被削弱,于是着力于破坏齐楚联盟。

公元前381年,吴起的新法由于楚悼王死去没有支持者而被废除,楚国国势日渐衰落。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之说”,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若楚王应允,愿以归还楚国商于(今河南浙川县西南)六百里地方为代价。

楚怀王非常高兴,并信以为真,便答应了和齐国断交,他不但给了张仪丰厚的馈赠,而且还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他,并当即宣布废除与齐国的盟约,断绝往来。之后,楚怀王派将军逢丑父随张仪至秦讨取土地。没想到张仪到了秦国后,对此矢口否认,只承认双方商定的土地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

这时,逢丑父明知被骗,却已无可奈何,只得归报楚怀王。楚怀王正迷醉于扩大疆土六百里的美梦中,闻逢父空手而回,听他细说原委后,怒不可遏,恨不能踏平秦国,将张仪碎尸万段。楚怀王在盛怒之下已失去理智,根本听不进谋臣陈轸“伐秦非计”的谏阻,命大将屈句率精兵十万,向秦国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进攻。

公元前312年,楚、秦两国交战于丹阳。两国刚一交战,齐国便趁机从侧翼向楚国发动猛攻。面对秦齐的两夹击,楚国背腹受敌,死伤八万多人,楚将屈句被俘。秦国趁机夺取了丹阳、汉中等地。后来楚怀王不甘心此次的失败,又举倾国之师,与秦军复战于蓝田,结果又被打败。韩、魏两国也趁机南袭楚国。楚国连遭重创,已无力再战,只好以割让两个城邑为妥协条件,忍气吞声地与秦国讲和了。

好了,今天小编和大家就讲到这里,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