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按照往年的习惯,洛阳今天应该是串亲戚的热闹时候。洛阳习俗,大年初一在家过年,初二是媳妇回娘家,初三是接待完闺女回门后的婆婆们回娘家,初四是看望七大姑八大姨和舅舅们的日子,初五也叫破五,一般也要在自己过年。但今年这种特殊的情况,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戴着口罩,走在街上,已经不见了往年的车水马龙,古都洛阳的黎明静悄悄的。
在学府街上自南向北走过,在古城社区医院门口,宣传栏里贴着红色的《致武汉返洛老乡、学子和来洛同胞的公开信》,提醒从疫区回家的人要自觉隔离。而我的手机也收到洛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的短信提醒"少出门,少聚餐。勤洗手,勤锻炼。有发热,赶紧看,自隔离,不传染。平平安安迎新春,健健康康过大年。恭祝全市人民鼠年新春吉祥、阖家幸福安康!”。各种微信群里,看得到疫情信息,各种防治办法,以及非洲防治埃博拉疫情的成功经验小视频。工作群里,单位也在要求每个人每天及时报告个人的各种情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古都l洛阳也在经历着一场严峻考验。
我看到了小区已经把一个侧门完全封堵,只留了一个正门通行,严禁外人出入。在一家饭店门口,我看到他们正在处理储备的各种蔬菜。因为没有客人,这些菜再不处理就要放坏了。卖菜的和买菜的的人都戴着黑色或者白色的口罩。走在路上散步的一对夫妻,也都戴着口罩。
因为防治疫情,汤城洛阳很多汤馆都延迟了开业的日期。哪些开业的汤馆怎么样呢?
我来到学府街上新开业不久的一家牛肉汤馆,名字很有特色,叫“犇参和”。进得门来,只见卖票的师傅戴着口罩,打饼的师傅和盛汤的师傅也都戴着口罩,我的心里立即踏实了许多。汤馆多少有点冷清,只有七八个汤客,口罩都在身边。也有汤客掂着保温饭桶来掂汤。我买了票,找到一个单独的桌子坐下,慢慢地喝汤。牛肉是咸香的那种,牛血轻轻一咬就碎了,凭口感应该是真牛血无疑。今日无事,我就慢慢地品汤,感觉还不错,把一碗汤喝完才泡了烧饼,然后加了汤慢慢吃,犇参和牛肉汤的碗料有点与众不同,他们调成了糊状。汤是咸汤,盛汤口有大字提示,很温馨。汤里只有很简单的葱花提鲜,味道还不错。
与卖票师傅攀谈,原来他就是负责人,姓卫,他说他在涧西有一家店,这家店是他们在新区开的第一家店。他告诉我说,他们几位退伍军人合伙,一起注册了公司,先开起牛肉汤馆,想为洛阳人民做碗好汤。
我总以为,洛阳汤的熬汤人都是真正的劳动人民,他们用自己的勤劳自谋职业,养家糊口,没有坐等,都值得人们尊敬。我知道与这家汤馆不远处的唐味土鸡汤朱老板也是退伍军人,他们是部队大熔炉培训出来的军人,雷厉风行,严格要求自己,餐馆非常干净,生意做得很不错。我和卫老板随意交谈,讲了我对洛阳好汤的浅薄之见,鼓励他们做一碗有良心的好汤。何为好汤?一碗安全的汤,一碗营养的汤,一碗合乎了自己口味的汤就是一碗好汤,这碗好汤的最终评价权是汤客,更多的顾客来喝才算成功。百姓生活洛阳汤,天地良心一碗汤,真心希望汤城洛阳的好汤越来越多。
等疫情过去,欢迎全国朋友到洛阳来旅游吧!太平盛世好春光,赏花品汤到洛阳。不喝洛阳汤,不算到洛阳!(曹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