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连队“八大员”(军旅记忆)

2021-02-21     奎先达坂西

原标题:当年连队“八大员”(军旅记忆)

沈子友(心系远山)

老连队,当年连队“八大员”——连队生活琐忆之四

八大员,是当年我们铁道兵施工连队对勤杂人员的总称,我当兵时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那段经历至今难忘。

何谓八大员

那是1971年4月,我们刚刚分到老连队,第二个月我就担任了连队文书,当时宣布的是通信员代理文书。为什么叫“代”?或许是试用一下。但事实上是我已到任即接替了文书的全部工作。后来我的理解是,当文书就要参加连队党支部等各项活动,而我连团员都不是。又过了两个月,我入团了,连里再也不提“代”的事了。

我到连部当通信员兼文书时,还有一个事实上的正式通信员。他是比我早当一年兵的李良富,云南巧家县人。我们俩住在一个房间,他的床头上挂着一把带红绸子布的军号。当时连里的作息时间,已和工地在一起放广播了,但偶尔(如停电时)他也会拿出号来吹一下,嘹亮的号声响彻云天 。他是通信员兼司号员,还是经过师里统一培训过的。

当时连队干部战士都配发武器,编制上设军械员,由文书兼任。我就是文书兼军械员。

(我与通信员陈立成留影,我坐在前面)

好了,这样以来我们一个屋两个人:一个通信员兼司号员,一个文书兼军械员,不就有四大员了吗?

其他四大员是:统计员:杨木全,1969年四川名山入伍;材料员:戴自昌,1970年贵州贵阳入伍;卫生员:刘 平,1970年贵州贵阳入伍;理发员:周兆明,1970年云南巧家县入伍。这八大员,实际上只有6个人,编为一个勤杂班。

(图片上为卫生员刘平,下左为理发员周兆明,下右为材料员戴自昌)

其他被称为“员”的还有给养员、炊事员、饲养员,其中给养员由司务长领导,炊事员和饲养员为一个炊事班。

这样以来,连队的八大员怎么算呢?如勤杂班和炊事班分开算,就如同上面这样。如合在一起算,带“员”字头的就有11个,减掉2个兼职的,则还有9个,还要减去谁呢?

(图片上为炊事班长石显明,下右为炊事员薛俊金,左为饲养员李海生)

基本职责

当时的部队编制,团以上单位设司、政、后机关,我们建筑给水发电营是师直属单位,营部设三组一所:技术、材料、财务组和卫生所。还有专职的管理员和书记,以此达到业务上的互相衔接。

上面千条线,连队一根针。连队是部队的基层单位,上面的所有工作,都要在连队落实。我们八大员就是在连首长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上下对应,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如统计员负责工程进度、质量方面的计划统计;通信员则是军务、通信方面的工作,他们都属司令部方面的。材料员负责工程物资、机具领取发放;卫生员负责连队的医疗卫生,都是属于后勤方面的。

我的工作是文书兼军械员,司、政、后三个方面的业务都有。当时连队150多人,干部配54式手枪、战士配半自动步枪、正副班长配冲锋枪,这些武器的日常管理及实弹训练用的弹药,都是我的工作。其他工作:各种会议的会务、工作总结、花名册、档案、奖惩、各种表格填写、上报;定期出板报、黑板报;迎来送往,还有连首长交办的其他工作。平时我除了做好这些工作外,有空余时间时,还到工地上参加施工。

集体话动

连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战斗集体,实行班、排管理体制。我们这些勤杂人员也编为一个班,叫勤杂班,班长是材料员戴自昌。成员除了八大员外,还有两名没有军籍但有编制的战争年代就随军的老职工。

勤杂班的活动和其他班一样,坚持政治学习、安全检查、班务会和各种政治、文化娱乐活动等等。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做好本职工作,为连队建设增光。

2021年2月20日于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大专文化,1970年12月入伍,1984年1月集体转业至中铁十四局党务部门工作。爱好文学,喜欢读书,有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刊和各大网络平台刊发。

编辑:李勋修《青烟威文学创作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_zfx3cBMMueE88vvic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