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经典的天然美白元素,功能强大能防癌抗癌!您会正确食用吗?

2019-12-28     豫说健康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好像感冒了……”

“吃点维生素C吧……”

“我长了口腔溃疡……”

“吃点维生素C吧……”

“我嘴唇裂了……”

“吃点维生素C吧……”

你也许不知道它还能防癌抗癌

如何摄取维生素C更能发挥积极的功效呢?

来听一听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一病区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高启龙博士

怎么说‍

维生素C原来有这么多用处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改善铁、钙、叶酸的利用,促进类固醇代谢,清除自由基等。

足够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制造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不仅可以帮助伤口愈合,也可以给身体许多部位,比如肌腱、韧带、骨骼、牙齿和血管,提供结构支撑。抗氧化剂可以帮助稳定体内那些伤害DNA、细胞膜及细胞的自由基,从而帮助预防因细胞损伤而引起的慢性病甚至癌症。同时,抗氧化剂可以帮助身体的免疫系统预防炎症。

长期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病称坏血病,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皮肤淤点、淤斑,以及全身广泛出血为特征。

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

1 抗氧化作用

如促进铁的吸收、还原叶酸为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防治巨幼细胞性贫血、抵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清除自由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及延缓维生素A、E的氧化等。

2 提高机体免疫力

维生素C目前最主要的作用为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C能够促进T细胞和NK 细胞的增殖,并影响其细胞功能。机制包括: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依赖于血浆维生素C的水平;维生素C能通过抗氧化作用促进抗体形成。许多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以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预防癌症。

3 羟化作用

维生素C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物质代谢过程;参与胶原蛋白合成;参与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等等。

4 解毒作用

体内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对某些毒物如重金属离子锌、铅、汞、钨、镉、苯、细菌毒素、砷及某些药物具有解毒作用。

维生素C与慢性病:

1 维生素C与心血管疾病

维生素C能降低血压,它的缺乏会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新的研究显示,血液中从水果和蔬菜中摄入的维生素C含量高与心血管疾病以及早逝风险降低有关。

2 维生素C与中风

其实80%的中风属于缺血性中风,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息息相关。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可以预防中风的理论已经得到了肯定。

3 维生素C与高血压

高血压已被公认为是引起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经过一些专门分析血浆维生素C水平的研究发现,血浆维生素C的水平通常与血压成反比。

4 维生素C与老人痴呆症

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其实血浆维生素C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维生素C可以降低患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5 维生素C与白内障

晶状体中维生素C的缺乏会加剧白内障的病情。一些研究发现,提高膳食及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可以帮助降低白内障形成的风险。

6 维生素C与痛风

痛风是由于血液中含有过高的尿酸而引起,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摄入也可以预防以及治疗痛风。

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维生素C摄入量与多种癌症的死亡率呈负相关,高维生素C摄入量可降低胃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胰腺癌等发病风险。

1 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提高维生素C的摄取量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风险。通过实验证明,维生素C确实可以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从而降低胃癌风险。

2 对于结肠癌,因为从膳食中摄取足量的维生素C的同时,还会摄入大量纤维素,可以适度地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2015年底,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杀灭常见致癌突变的结肠癌细胞。

3 通过临床试验证实, 800-1000倍的维生素C可以改变铁代谢,诱导活性氧的产生,致使癌细胞内特异性DNA损伤引起细胞死亡,达到有效治疗癌症的作用。

4 实验还证实,维生素C可以调节造血干细胞功能和影响白血病的形成,促进细胞的凋亡,控制血液肿瘤发生和逆转白血病。维生素C帮助维持造血干细胞的持续正常分化,一旦缺乏,将减少各种血细胞数量,引起造血功能下降,全身输氧和免疫机能受损,将增加血液癌变几率。

5 维生素C与部分化疗药有协同作用,如三氧化二砷、吉西他滨、茶多酚等。维生素C的氧化形式DHA可降低多柔比星、甲氨蝶呤和顺铂等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30%-70%的细胞毒效应。

餐桌上的维C高手

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以食物是它最好的来源,而且仅靠食物中的摄取量就能满足我们每天的需求。

在蔬菜中,绿叶蔬菜、辣椒、苦瓜、豆角、菠菜、土豆、大白菜、韭菜、西红柿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水果中,冬枣、草莓、柑橘、山楂、柠檬、猕猴桃、沙棘和刺梨等维生素C含量较多。另外,在动物的内脏中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但果蔬中的维生素C在久贮、碱性、过咸或高温的环境都易被破坏,所以,果蔬生吃最好。

哪些食物是维生素C的隐形大户?苹果、柠檬并非最优选择。每100克中,苹果维生素C含量仅为4毫克,桃为7毫克。柠檬的含量为22毫克,但其口感较酸,往往只用几片来泡水喝,这样能摄入维生素C的量就很有限。甜椒、酸枣、鲜枣(冬枣)等都是隐藏的维生素C大户。尤其是鲜枣,口感脆嫩、味道甘甜,在常见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遥遥领先。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应摄入100毫克维生素C;想达到预防慢性病的效果,推荐摄入200毫克。多项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定的血浆维生素C水平有益于预防冠心病、中风、癌症以及不同原因的死亡。人体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血浆维生素C浓度接近饱和,达到70umol/L。

高启龙博士提到,现在很多人生活习惯不规律,常吃一些速食快餐,长期如此可能会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如何有效补充维生素C?多吃蔬菜水果当然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果蔬中的维生素C不稳定,在烹饪界有很多天敌,遇到碱、热、光、氧等很大一部分被破坏,所剩无几了。维生素C片剂应在避光阴凉处保存,以防止变质失效。

维生素C克星一览:

1号克星:水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处于水溶液状态时,更易流失。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焯烫蔬菜时,会溶解于水中造成损失等。

2号克星:碱

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而遇到碱性容易被破坏。不只小苏打,我们日常烹调用的自来水通常也是碱性的,这些“碱”都会影响食物中的维生素C。

3号克星:热

维生素C很怕热,在焯、蒸、炒、煎、炸等烹调方式下,蔬菜中的维生素C都会有所损失。高温长时间加热,维生素C损失更多。

4号克星:光线

研究发现,食品暴露于光照下维生素C会损失。烹调原料储存时或烹调后要尽量避免日光照射,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效果更好。

5号克星:盐

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越多,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越大。盐形成的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生素C析出,进而发生氧化。

6号克星:氧气

维生素C接触到氧气会发生氧化反应。许多蔬果一旦切开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立刻会被被氧化。

怎样烹饪才能留住本该被你吃掉的维生素C?

1 流水冲洗

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尽量用流水快速冲洗,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2 尝试生吃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生吃的尽量生吃,比如水果、洋葱、生菜等。但肠胃功能不太好,就要避免生吃。

3 急火快炒

相对于蒸和烫漂,油炒对菜心、生菜和芥菜的维生素C保留率最高。急火快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

4 适量加醋

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还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或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5 晚点放盐

加盐时间不同,影响也不一样,先加盐会使维生素C渗出量增多,损失更大。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维生素C有益。

不同人群需求量也有差异


如果抗坏血酸长期缺乏,会引起坏血病的发生。早期表现为疲劳、倦怠、牙龈出血、伤口愈合缓慢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而危及生命。成年人中坏血病较少见,但限制饮食或长期又不吃果蔬者,常会导致维生素C缺乏病。

这些原因也会导致维生素C缺乏:

1 摄入不足

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或在食物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当使维生素C破坏等情况导致维生素C供应不足。

2 需求量增加

新陈代谢率增高时,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感染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创伤等维生素C需要量增加,若食物所供应的维生素C不能满足机体的特殊需求,则可导致维生素C缺乏。

3 吸收障碍

慢性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腹泻、严重外伤患者等可致吸收减少。

4 药物影晌

某些药物对维生素C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如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降钙素、阿司匹林等可影响机体维生素C的代谢,从而导致维生素C缺乏。另外,酗酒、偏食者也容易发生维生素C缺乏。

人体虽不能合成维生素C,但机体摄取外源性维生素C后,在体内能保持一定量的储存,故即使完全缺乏维生素C供应,亦需经历一段时间才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我国成人维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剂量为2000毫克/天。

维生素C补充制剂也有服用禁忌:

1 肾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多服维生素C。若长期超剂量服用维生素C有可能引起胃酸过多、胃液反流,甚至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2 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不可突然停药,否则会引起戒断反应,使症状加重或复发。建议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的患者,在停药时宜逐步减量至停药。

3 维生素C不宜与异烟肼、氨茶碱、链霉素、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合用。否则,会使上述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

4 维生素C对维生素A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时,会促进体内维生素A和叶酸的排泄。

维生素C的毒性很小,但过量服用仍能产生一些副作用。过去认为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近几年发现大量服用本品有毒副作用,且并不少见。过量服用可引起腹泻、皮疹、胃液反流,有时尚可见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日用量超过5g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我们不可误解为维生素C服用是多多益善的,切记不能服用过量。维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防治维生素缺乏症以及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对于不缺乏维生素的患者,服用维生素并无意义。所以,除了作为辅助治疗外,维生素C补充剂不宜长期服用。

每天能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才是最好的,单一补充某种维生素并不能把营养价值发挥到最大。最后,高启龙博士提醒您,防癌是一项“系统工程”,仍然要建立在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之上,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坚持运动,才能有助于防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RHESm8BMH2_cNUg7H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