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广州,有人沉沉睡去,却也有人饥肠辘辘地寻觅宵夜。夜粥是粤式宵夜里不变的主题,不管寒暑都自有其拥趸。白云江高的牛肉粥底火锅来得早了吃不到,番禺大石的深夜猪杂粥过了凌晨一两点才有缘与最新鲜的猪杂相见。
猪杂粥
真的应了那句话,熬最深的夜,才能吃到最正的夜粥。与江高、大石成行成市的夜粥相比,员岗南村的新晋网红粤陈记煲仔粥还只是位小朋友。但它却因为实在的价格和奇特的就餐体验,长期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刷屏。
找到这个牌坊就不远了
为了一探究竟,年初布丁就踏上了去员岗的地铁。出了员岗地铁站一看,到处都在修路。加上导航一直错误提示,费了不少劲才找到南村的牌坊然后找到粤陈记的所在,一片连起来的塑料棚子。停车位也不多,基本就是车主随便往路边一停。
夜幕降临,排队的人也多成了菜市场
一路上遇到非常多相近的“陈记”、“粤李记”、“陈李记”等李鬼,有很强的迷惑性。店里的棚子虽不至于摇摇欲坠,但是环境确实不怎么卫生。客人们坐在一张长长的木桌上,桌上每隔半米就有个小炉子。
任君自选
这个炉子就是一会儿我们要拿来煮煲仔粥的工具。下午4点半开门,5点上锅底,刚开市的时候不用排队,自己看中哪个位置,就像抢车位那样一屁股坐下去,那个位置就归你了。
这也就意味着,同行的人较少的话,完全没法控制你旁边坐的什么人。布丁的旁边就坐了一家老小,小朋友全程在不停往我风衣上抹油。
不能选“同桌”
像在猫记喝艇仔粥一样,粥底用大推车端过来。当粥底出现时,每桌客人都翘首以盼,纷纷吆喝“这边来XX碗!”气氛非常紧张火热。不过,更紧张的还在后头。服务员会不定期补充/更新生料,这个时候要是不眼疾手快,好吃的会被瞬间清空。
雪柜区
虾、蟹、鲍鱼、贝、鱿鱼等等海鲜就有60多种。猪肉、牛肉、鸡肉、蛇肉、蛙肉更是不在话下,种类细分很多,幸运的话还会遇到隐藏boss蛇卵。菇类、青菜等素食的品种也很多,其中还有布丁最爱的黑皮鸡枞。通通都摆在塑料或者铁盘子上,要吃多少任君自选。
皮皮虾蹦得欢
热门的罗氏虾、元贝、皮皮虾等全凭手速,经常是一个转身没留意就被拿空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东西部分很新鲜,皮皮虾下锅前还会激烈扭动,一定要小心溅射伤害。但是部分冰在雪柜里的食材就不太新鲜了,吃了难免闹肚子。
热门食材拼手速
这里的粥底是免费的,但是制作却很用心。采用东北珍珠大米熬成,熬煮时需要不停地搅拌熬足两小时,直到粥化成粘稠的糜状才会分装到小砂锅里。烫食材时火一大就会焦底,但最好吃的,也是最后沉淀了所有食材味道的这口粥。
不过由于是自助火锅,所以店家只能保证粥底和食材是新鲜的,其他的确实全靠自己的厨艺,或者脑补了。至于是煮糊了还是煮老了,对不起,店家概不负责。
粥底
吃煲仔粥的时候,因为大棚的电压不稳,中间断断续续跳闸停了几次电。食客们都惊呼一阵之后,又各自淡定地吃喝起来。来电时,大家都心有灵犀地相视一笑。布丁和同行的小伙伴开玩笑说,棚户里停电还能继续吃而全员不愿跑单的,恐怕也就只有广州了。
虾虾表示投降
最后,买单时终于叫来了神出鬼没的服务员。数完盘子,遭到了服务员大叔强烈吐槽,因为我们两个人竟然吃了300块。我们怯怯地问大叔,那平时两个人应该吃多少?大叔白眼一翻说,一够水(一百块)有找。
看碟子买单
后来还想再去吃粤陈记,结果发现它搬到旁边的房子里了。而且据说因为天气太热,最近它还暂停营业了。不知道它重新营业时还会不会是网红店,毕竟这个时代是很健忘的。不过,因为这次在停电的大棚里吃粥水火锅的体验太过难忘,我想我应该是不会忘记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