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健康与长寿的渴望与日俱增。
然而,心脑血管疾病与肿瘤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如《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冠心病正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此外,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更摧残我们的健康。现代不少研究显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或通过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疾病可以先行预防,使我们获得健康和长寿。
今天养生君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智慧。
提起国医大师邓铁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喝过“邓老凉茶”的都知道——凉茶罐上那位身穿西服、戴细框眼镜、面带微笑的老人,就是他。人们将他的名字视为中医的代名词,尊称他为邓老。
邓老于出生在广东一个中医家庭,自幼受家庭医学熏陶,目睹中医药能为人们解除疾苦,立志继承父业,走中医药学道路,并于1932年考入当时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深造,从此将振兴中医当成一生的追求。
在中医界,能被称得上“老”的都是顶级“大咖”,而邓老更是广东人的“宝贝”。他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全国首届、广东首位国医大师。
数十年来,邓老非常重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并总结了很多确实可行的方法。其中,邓老最为重视的养生智慧,在于这“三个心”。
一、至诚之心
邓老一辈子坎坷不断,但对中医药矢志不渝,无论是在逃难之时,还是在备受责难之时,他始终怀有坚定的信心,始终对中医药存有赤诚之心。同样,他对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与方法一坚信不疑,数十年,如一日践行之。
邓老常说,养生要义在于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九折瘦,也就是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可半途而废,不然则难以获得效果。
对于坚持,很多人或许听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故事,希腊著名学者在应对学生提问,如何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时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300下,能做到吗?一个月后90%的学生坚持下去了,但一年后,所有学生都放弃了,只有柏拉图坚持了。
实际上,很多人都会犯下虎头蛇尾的毛病,一开始往往激情澎湃,然后渐渐失去兴趣与坚持,最后放弃。
养生之路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天天看各种养生保健书,不断学习新方法,却极少能够持之以恒地遵循某些方法,最后自然难以奏效,邓老能够健康的活过100岁,没有恒心与毅力确实难以达到,而坚持的前提往往需要信心,很多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
二、欢喜之心
世界各地长寿老人的很多调查显示,乐观开朗是他们的常见特点。
很多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刻处于紧张、压抑、苦闷的心境,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亚健康的队伍,不少人还被诊断患有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的名词像梦魇一般骚扰着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使有的人走上“不归路”。
而拥有欢喜之心的人,则极少罹患这些疾病。比如美国长寿明星柏妮斯115岁,总结自己健康长寿,最大的秘密就是要做个生性乐观的人。因此遇到压力要学会放松。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心最大,心主神明,主血脉,主汗,称君主之官。
心主神明,简单来说,就是心为人身之主宰,神明之心发出的意志可以驾驭精神、情绪,调适寒暑,这样就能维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保证身体的健康。
很多人不知道心主神明说的其实是喜,这也是养心的最高境界,想要心脏强壮,不能不快乐,更不能恼闷不语。因为心开窍于舌,主张中老年人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广州老人有多有上白云山登高而歌的爱好,每天高高兴兴的,不忙不乱,不骄不躁,心境平衡,其实这就能养心了。
接触过邓老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乐观幽默的人,很喜欢开玩笑,时刻面带笑容,可以说,拥有欢喜之心是邓老养生卓有成效的根源之一。
三、无私之心
邓老家里挂着一位已故名人给他的题词“心底无私天地宽”,多年来邓老一心为公,私心极少,这也是其养生成功的要诀之一。
邓老认为养心是养生的重要部分,要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这样容易达到恬淡虚无的状态,容易使得内心安宁。
而所谓恬淡就是安静,无愧于心,虚无就是没有欲念和患得患失的思想情绪。邓老认为做人要胸怀广阔,不患得患失,使精神经常处于稳定的状态,疾病就不容易发生了。
这是养生防病的大前提,是延年益寿的指导思想。美国研究人员曾对七百名百岁老人进行了三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他们共同的长寿秘密就是很少发愁,一辈子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
当然,除了上述几点外,实际上邓老养生理论内涵丰富,方法多样,简单易行。
虽然邓老养生的方法看似平淡无奇,但这些方法往往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你,从而使你离健康长寿的状态更加接近。
冬季更加需要前置的调式调摄。
冬季时,大地冰封,万物沉寂,气候寒冷,日晒时间缩短,户外活动减少,这些都容易使人的情绪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导致精神不振,针对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培养健康丰富的兴趣爱好,多与人交流等办法来改善和调整,调整低落的情绪状态。
室外运动、锻炼音乐,欣赏老友相聚等,都有助于打破冬日里的沉闷生活,丰富日常活动,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从而使精神振奋,情志高涨。
如果你对自己健康状况深表担忧,如果您对五花八门的养生保健书籍无所适从,如果你想窥探百岁国医大师长寿之密,不妨行动起来,坚持下来,我相信不久后,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会从您身体中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