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岳阳交警处置一起特别违章行驶事件。7岁男童手握方向盘开车,男童爸爸和其女友拍视频发到朋友圈嘚瑟,言语中十分自豪。目前,该男子已被查,并受到相应处罚。
父亲放任7岁男童开车
从男童爸爸上传的视频能够看出,7岁的小男孩手握方向盘,"有模有样"地在一段村级公路上"娴熟"地驾驶着小汽车。
男童携带女友拍完视频,发朋友圈嘚瑟,结果很快被警方查到,一瞬间傻眼了。男童爸爸辩解称,因为当时儿子一直吵着要驾车,加上在乡村小路,路上人烟稀少,感觉至少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他就坐在驾驶主位上,搂着儿子开车了,不是儿子单独开车,他的手扶在下面掌握儿子的手,油门刹车是他控制的,只是视频中没拍出来。
最后,考虑到没有出现危险,男孩爸爸认错态度良好,警方对其做出罚款50元和驾驶证扣2分的处罚。
作为孩子的家长,本应该正确认清楚自己的责任和引导方向。事件中的父亲,非但没有做到这点,还放纵孩子的任性,做出这样危险的举动。
乡间小路人烟稀少,但这毕竟不是孩子开碰碰车玩耍的游乐园。一旦没有控制好,孩子出了差错,这位父亲是否考虑到自己有能力及时抑制风险?而且,自己车上还坐着女友,在自己进入危险时,是否考虑到他人也会被迫进入难以承担的风险之中?
因此,笔者以为,这位父亲应该考虑清楚自己的行为举止,及时反思自己,以免给小孩树立错误的价值观。
放纵孩子是家长的失职
这位父亲在接受教育时辩解,是孩子执意要开车,自己无奈之下才同意。这种言论,明显是拿着小孩子的言论,遮掩自己的失职行为。作为孩子的父亲,背负着监护人的资格。在法律之下,监护人就是引导避免孩子有任性的举动。法律设立的本质,也是希望监护人能够时刻关注小孩子的行为。孩子年龄小,三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带来怎样的"破坏力",因此法律对于年纪幼小的孩子有宽容余地,但是对于孩子的监护人,法律仍会给予必要的惩罚。
不仅如此,家长作为孩子长期的陪伴,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脾性。一次的放纵,便是在助长孩子的任性。孩子如果失去家长的正确指导,会逐渐地在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种事情也并非第一例,前不久,山东泰安15岁少年与防疫工作人员发生口角后,演变成了肢体上的冲突,最后殴打老人致其身亡。虽然此次开车事件中的行为,未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但是长此以往,监护人只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导,而不思考自己行为是否有纰漏,我们也难以保证,孩子会不会做出同样危险的行径。
所以,家长不可丢失自己的责任,应该约束好自己的言行,树立光辉的形象,学会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更要对自己的错误行径学会反思。
教育孩子时也要反省自己
在教育孩子这个话题上,不同的家长亦有着不同的烦恼。上海有家长曾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崩溃,决定跳水自杀幸而被及时抢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往往因为孩子不听教导还大发脾气,却忘记教育过程也是一名家长的成长。
教育不仅仅要通过言语,告诉孩子"不准""或"不能"做什么,而应当在平日生活中逐步地用自己的举止言传身教。在孩子出现令人生气的举动的同时,我们在批评他们的过程中,也要发现自己行为,是否有过分的地方,避免被他们学了去。
就如此次疫情当中,上海某医生其孩子做出日常防护的视频,受到百万转发,还有山区孩子捐赠出自己的零花钱支援前线等,这些孩子的教育绝非空穴来风。正是他们的父母、亲人、长辈,在教育过程中,时刻注意孩子发展的方向,树立了他们这种"少年亦不忘国家"的精神。所以,家长若在生活中发生如文中相似的事情时,笔者以为,家长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失职,同孩子一起努力发展,切可不因为孩子年幼,便忽视了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