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义:古人楷书神采

2020-05-14     书画鉴赏典评收藏

原标题:杨普义:古人楷书神采

在一般人看来,楷书都是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只要能易于辨识就可以了,不需要神采。可是,古人对楷书好坏的界定是有要求的,并非是简简单单地写字。

古人对楷书神采的认识

南宋时期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姜夔在对楷书的神采意义上有自己的看法,他在《续书谱》中说到: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锺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其证也。矧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

姜夔认为,人们都认为楷书以平正为主,这是极其错误的,这个风气就坏在唐人那里。魏晋时期的钟繇和王羲之也是写楷书的,但人家的楷书潇洒纵横,是很飘逸的,而唐人重视了法度的书写,却远远失去了楷书中的神采和风度。

姜夔对真书的看法和北宋时期的书法家米芾的观点基本一致,米芾认为: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安排费工,岂能垂世!

他认为唐人的楷书都属于"一笔书",在书写上刻意安排过多,并无书法的意味。

从上述二人对唐人楷书的看法上可以得知,楷书之中,并非是一笔一画地写出汉字的方正之感,而是在这个方正之中,也有着很大的乾坤,这个做好了,楷书也会具有神采和飘逸的感觉。

如何实现楷书之中的神采?

书法贵在用笔。楷书同样如此,在讨论楷书的用笔和结构字形时,姜夔说到:

用笔太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

实际上,姜夔从上述种种形态上表达了书法中的"疏密"、"方圆"、"向背"等矛盾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对书法的形式感提出了要求。正如米芾对形式的安排也有自己的看法一样,他在自己所著的《海岳名言》中说到:

石曼卿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展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庆之观','天'、'之'字比四笔,'庆、观'字多画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之势也。

这个意思是很明显的,在书写中,应当根据字形的肥瘦、笔画的多少进行整体安排,而不应当对一个简单的笔画也写得满满的,这样就失去书法的应有之义。他在对楷书的字形结构的论述中,也提出了自己著名的观点"字之八面"。意谓单字的姿态活泼,能够与前后、左右的字形成生动的、整体的呼应关系,如此以来,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灵动,尤其是楷书就不会那么死板了。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作品自身散发出来的一种意境之美,楷书也不例外,而在古人看来,只有魏晋时期的楷书才有意境美,并且这种意境带来的神采是自然的、恬淡的美。因此,姜夔写字时应当把字中的这些关系要处理好:

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

这里姜夔告诉人们,书法中的神采要体现在它的天然属性上,不能把每个字都写得一模一样,而是要根据字的形态、笔画多少等来决定它们的写法,并且要着力体现字的哲学辩证关系,如此以来,才能使书法更为质朴、更加恬淡,书法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要根据字形的情况随机应变才是真理。

由此,我们便明白了姜夔为什么在文前所说唐楷缺乏神采的缘故了,虽然唐楷在字形的表现上更加规范、更加统一,但它却失去了书法中那些自然的质朴、天然的恬淡属性,这便是唐人楷书的一种缺憾。

当然,在学习前人的书法时,并不是说唐楷不能学习,而是要在思想上有了对书法真正意义的认识后,在临摹中坚持取舍原则,向更久远的作品靠齐,取法自然,运用正确的书写方法,表现出书法中的质朴、自然、恬淡之感,这才是美夔真正的书法思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z62EXIBiuFnsJQVu-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