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义:笔法(二)

2020-05-22     书画鉴赏典评收藏

原标题:杨普义:笔法(二)

关于笔法的继承性,书法必须继承笔法传统,这是前提。书法这门艺术有其门户,或说有一个圈子,关键在于有其基本语言。学会其基本语言,也就能进入这个圈子,或叫入门。这个基本语言就是其传统或规范,而最基础的就是笔法传统或规范。无论是哪一种书体,把握其传统就能跨入这道门槛,就有了话语权。门内门外两重天,入门掌握其基本语言,才具备创造的基础。书法的创新必定是在书法规范或传统基础上的创造,或者说是用书法的材料进行创造。如果在门外,基础不牢,其所谓的创造恐怕就不再是书法的范畴了。继承主要是靠临摹中去揣摩与试验比较,以领悟前人笔法。这里的临摹可不简单,并不是照猫画虎,而是一种具有探索与发现性质的实践。要准确判定前人笔法的特点,并不容易。如果更进一步,分析比较前人笔法特点及自己能够运用,那是最不容易的。只有到了这种程度,才能算是有所继承。关于继承有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书法传统如汪洋大海,一个人的有限时间与精力,不可能全部继承这些传统,个人总是偏重于某一个侧面,如前人所说的专精一体,兼工诸体则很难。总体继承的概念下就包括不同人从不同侧面继承不同的方面。比如个人总要从一种笔法入手,这里也有一个个人审美偏好的问题,这是书法实践的一般性,体现出个人的个性自由的特点。 从此联系到常被议论的选帖问题。任何人练习书法都要选帖,但不宜把这个问题看得过重。一般都是从一种入手,然后再扩大到其它帖的临写,从而笔法继承的领域由窄到宽,由少到多。当然有的仅仅只偏爱某种笔法,这是个人的选择。但相对说来,继承的领域越多越好,因为继承的面越宽,基础元素越多,就越有利于对笔法的理解与创新,而且就审美或鉴赏力来看,也是有一个由此及彼,由偏到全,由低到高的逻辑发展过程。从创新角度看,继承的基础太窄,本身就是一种局限,创新也会有限。“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包含着这种意思。

关于笔法创新问题。继承笔法传统是书法的前提,但不是书法的全部目的。完全拘守前人的传统,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时代或时尚变了,“古今不同弊”,后人是在新的时尚中,必然在审美方面具有新的进化或综合的特点。因此即使是完全遵守前人传统,在实践中也会带入新的时尚的痕迹,可以说这就具有了创新的含义,当然这具有必然的或不自觉的因素。“生活之树常青”,这句话本身就具有不断创新的含义。真正的或主观意识的创新,需要新的形象思维的觉悟与探求。大的创新绝不是只取决于个人意愿,而是艺术发展一定阶段的要求。而且就书法或笔法创新的含义来说,创新一般但是都具有时代的内涵,绝不是指个人在纯粹技法方面的搜奇抉怪。随时代的发展,书法艺术的任务是要用新的书法要素来表现新的时代风貌,时代面目与时尚。传统的书法要素总是适应旧时尚、旧面目的产物,对于新的时代风貌、新的时尚,必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就需要革新,这是书法艺术永恒面临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也会永恒长青。

如果单就个人角度来说,任何人的审美偏好永远不会苟同,就像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差异性是世界永恒的规律。任何人都不可能写出与别人或前人完全一样的书法来,任何人在书写中总会加入自己的东西,书法永远是个性的产物。笔法方面也是如此,个人的审美偏好总会使自己寻找或发现那些适合表现自己审美形态的笔法因素,甚至使用前人没有过的笔法,只要效果是美的,这就是笔法的创新。而时代与时尚这个因素总会对个人的试验进行选择与裁判,把那些适应于新时尚的要素固定或规范下来,形成新的时尚与规范,这是书法史上造成或促使书法风貌不断变革演进的动力及源泉。

比如唐代已经达到了书法的成熟阶段,然而宋代那些心性高傲的儒家学子们偏偏不肯俯首,执意要表现自己的出类拔萃的才气,苏黄米蔡就是这样产生的。尚意的书法时尚,使他们的那些长撇重捺尽情地显示着或卖弄着他们给书法世界加入进来的崭新的笔法。元明书家也是如此,不甘于重复前代陈俗,赵董一路清丽飘逸的书风后有他们自己笔法的发现与卖弄之处,这种时尚延续到清朝,连清朝皇帝也那样赏识它模仿它。即使是晚清金石书风的崛起,也不是完全回归古代笔法,近代的魏碑篆隶大家那更综合性的笔法,展示出更加雄强丰富的时代内涵。书法史的变迁虽然可以有所圈点,但呈现的历史却是笔法不断丰富的创新史。应该说今天继承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厚的笔法宝库,又面临一个开放的世界性艺术融汇的环境,研习或者说继承的任务重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创新的基础或借鉴也更加雄厚宽广了。后世书法的出路也是这样,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笔法,不断适应新的时代,才能承接以往,使书法世界更加瑰丽多奇。

关于笔法训练方面需要讨论的问题是,笔法训练是阶段性还是长期性的任务。应该说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长期性。

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笔法训练在书法实践中具双重重要的作用,一是具有基础性训练性质,二是具有继承性。由于这种基础性作用,及继承的性质,表现为继承传统打基础,具有“入门”的作用,从而成为书法先期练习的重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某些阶段性特点。戏剧界有句行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也就是这种基础训练的先期特点。但是另一方面,笔法训练的基础性质,不仅仅体现在“入门”的作用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创新过程中,成为创新的基础。因此笔法训练必然就具有书法实践全过程的特点。

笔法训练不仅仅是在先期要下功夫的事情,而且是始终伴随书法实践的重要功夫。任何时候,每写一字,都会体现出笔法,都要靠笔法支撑。笔法上的任何变化,马上就会在书法效果方面体现出来。即或是新的笔法,也有一个反复实践,使之成熟定型成为规范的过程。任何技法的巩固要靠重复实践,否则就会回生与遗忘。书法训练不是一时一个阶段的事情,应是不可间断的功课。俗话说“熟能生巧”,随着笔法训练的进程,书法技术能力与审美层次才能逐步递进发展,在质的方面不断提升。

笔法训练的复杂性主要来源于书法线条的艺术灵感性品质,也来源于书法历史的绵长悠久所形成的丰厚积淀。书法的艺术品味的高下,基础性因素是取决于线条的艺术品质或艺术内涵,就像高质量的建筑需要高质量的材料一样。这就需要书家不断在丰富笔下线条的艺术内涵方面如饥如渴,兼收并蓄,以丰富自己的笔法意蕴。需要多读多鉴赏以博闻广见,才有增益上进的可能。学习继承传统,对于书法尤其是笔法来说,是一个捷径。前人的优秀笔法,那都是前人辛苦实践与思考的结晶。这些艺术特质吸收得越多,笔下的线条才能有较高的艺术品性。几千年的书法宝库,需要不断地学习,揣摩理解,把前人创造的优秀笔法特质化为自己的工具。

符合艺术规律的笔法进步,意味着经历多次变法,如上台阶,依级次递进。这里没有神仙,概莫能外。任何人在认识及实践能力方面都要经历很多阶段,需要不断广增其见,感悟己之狭隘及孤陋寡闻,顿觉今是而昨非,体验何为坐井观天。历史上许多书法家醉心于书法,也只是到老年才有所悟,而衰年变法,则可能是登顶之举。王羲之说过自己原从卫夫人学,后来游历开阔了眼界,才觉得原来“徒费年月”。怀素自述感到自己不足时,“西游上国”。只有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使自己发现或醒悟很多原来未见或未认识的奇妙天地,实现自我超越。这就像蚕的脱壳一样,每脱一次,痛苦一次,就能有一次新的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Ed8OnIBd4Bm1__YEF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