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只要家长学会让孩子不积食,孩子80%的常见病就可以预防!
积食问题长久以来都困扰着孩子,同样困扰着家长们。积食的孩子因为营养吸收不好,大多数都是比较瘦小的,这时候家长就急了,孩子营养不好,要补起来!真的需要补吗?答案是否定的。
1、过量的营养供应。正常的饮食是足以提供孩子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了,孩子并不缺营养。网上流传一句话:有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这句话的核心要点是奶奶怕你营养不足,于是会给孩子炖燕窝、吃鱼胶等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可是,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孩子能消化的了那么多”好东西“吗?
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是有限度的,当然,消化平时正常饮食的食物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额外添加过多的难消化的食物,必然会给孩子的脾胃增加负担,消化不了就形成了积食。
2、不当的喂养习惯。 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心肝宝贝,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特别是在孩子吃的东西方面。甜食是孩子的最爱,吃一口不过瘾,要再吃两口、三口,如果家长不制止的话,孩子会吃到饱。进食过多的甜食孩子并不能消化,容易形成积食。另外一方面,在中医来讲,甜是属于甘味,而”甘“是脾的味道 ,过量的进食甘味的食物是会损伤脾的。
要辨别孩子消化问题并不困难。“有其内必有其外”,孩子消化不好会通过一些特征性的症状或体征表现出来。
第一招:看舌苔。
舌苔可以直接反应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如果孩子的舌苔是比较厚腻的,那么孩子是有食积了,如果在厚腻的基础上带有黄色,那么孩子的食积有化热的情况,容易引起积食咳嗽。
第二招:闻口气。
食积的孩子因为胃肠积滞食物发酵,会产生酸腐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嗅孩子呼出来的气味判断孩子的消化情况。
第三招:看大便。
孩子正常的大便是不会有食物残渣的,但是食积的孩子因为消化不了吃进去的食物,没有消化的食物就会随大便一起排出,这种情况在中医来讲叫做”完谷不化“。
上面三个方面不用全部具备才能断定孩子有积食,只要有一方面有问题,家长就要警惕,如果有两个方面有问题的话,不用犹豫了,孩子有积食了。
1、减少孩子的食入量。孩子处于积食状态,消化能力肯定不会很好,过多的进食容易给脾胃造成负担。家长需要做的是少量多餐给孩子喂食,另外进食的食物不可过硬,过稠。
2、吃素一周。素食是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会像肉类一样,需要脾胃不断的消化。另外,素食里面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孩子的肠胃蠕动,减少积食引起的不适感。
3、吃消积的食疗方:四仙汤。材料:炒山楂5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木棉花5克。2碗水煮成1碗水,分两次服用,连服3天。
家长养成每天观察孩子消化情况的习惯,有积食时及时用上述的方法助消化,没有了积食问题,孩子吸收的营养物质充分,生长发育就跟上来了,抵抗力也跟上来了,生病少了,家长也放心了。
我是郑医生说育儿,一名专注中医育儿的中医师,更多中医育儿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