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脑”之造梦原理

2019-12-13   用户108155098481

纵使人类破解了物质脑的奥秘,却不知大脑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秘密。我们只知道大脑具有意识,却不知自身具足的“真我”意识。


意识的三种呈现:

1)显意识。宏观意识,即大脑神经系统呈现的意识思维现象。

2)梦境。潜意识,即大脑量子机制与神经系统共同作用呈现的做梦现象。

3)“真我”意识。量子意识,即宇宙本元信息。“真我”指本自具足的灵魂。


做梦的原理:做梦是大脑在“潜意识”引导下的思维活动。“潜意识”是触发梦境的本因,“梦”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呈现。


潜意识由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宏观显意识形成的潜在心理,另一方是大脑微观量子作用机制。物质脑通过神经元连接的方式储存信息形成显意识记忆,量子脑通过量子机制储存量子信息形成潜意识记忆。潜意识记忆随着神经元连接的断裂而消失,但是潜意识记忆被储存在量子机制中不会随神经元的断裂而消失。只有对大脑刺激强烈的信号才会被刻录在量子信息中形成潜意识。


显意识信息通过神经元连接方式储存形成记忆,潜意识通过量子信息和量子机制储存记忆。


做梦是大脑关闭宏观意识(降低物质脑功能),打开潜意识(打开量子脑功能)及连通量子意识(连接宇宙信息)的一种渠道。


潜意识与梦的联系与区别:

1)“潜意识”具有混沌、不确定性的表达方式,梦境(大脑思维活动)具有连贯性(即潜意识是量子脑的作用方式,梦境是物质脑的呈现结果)。

人的潜意识包括许多种复杂情感,每种情感都能触发一种梦境。潜意识情感在梦境中的表达具有不确定性(在梦中你选择表达哪一种情感是随机的)。比如,同一个夜里你会做很多梦,每一个梦表达一种情感(潜意识),而每一种潜意识的呈现是随机出现的,不同梦境(潜意识情感)之间没有联系。再比如,人不能控制做什么梦(不能确定潜意识的表达方式)。另外,人做的每一个梦(思维活动)都具有连贯性(梦中的故事如清醒时的意识具有连贯的情节)。每一个梦都呈现出连贯性的故事情景(即大脑思维活动是连续性的)。

结论:潜意识的表达近似量子的随机、不确定性,潜意识与量子脑有关。单一梦境(独立的梦)具有连贯性,梦境通过物质脑呈现。

2)“潜意识”触发梦的形成,但“梦境”的发展与思维过程密切相关(即梦境是量子脑与物质脑的共同作用结果)。

潜意识是触发梦境形成的根源(人从显意识进入无意识的梦境后,潜意识控制每一个梦的形成),梦境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方式呈现(梦中与清醒时的意识具有同样的大脑神经现象)。在梦境中,大脑能够理解梦中的场景并可以根据情景产生新的“意识”(与潜意识无关的思想),新的“意识”会改变梦境的发展(使梦境脱离潜意识)。比如,小时候经历的某种情感成为你的潜意识,潜意识通过“梦境”释放你的情感。在梦境中突然出现一个与潜意识情感无关的情景,然后,你的梦境受这个情景的影响而改变(你的思维沿着与潜意识心理无关的方向延续)即梦境脱离原来潜意识情感,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结论:梦境是量子脑与物质脑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量子脑激发潜意识,通过物质脑呈现梦境。


造梦原理——量子脑


人脑近似宇宙同时具备宏观和微观现象。人脑在宏观是由物质构成的神经系统,在微观是由量子构成的量子系统。


物质脑(呈现显意识)如同宏观物质世界具有连续、确定性。显意识是通过神经放电方式呈现的。电流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是连续、连贯的,所以,显意识思维具有连续、连贯性的特点。


量子脑(呈现潜意识)如同微观世界具有混沌、不确定性。潜意识是人脑量子系统的表现结果。潜意识(量子信息)具有混沌、不确定性,所以,潜意识的表达具有混沌、不确定的特征。


若人使用物质脑功能呈现的就是显意识,若人使用量子脑功能呈现的就是潜意识,若人超脱大脑就能呈现“真我”意识。


关闭显意识就能接近潜意识,打开潜意识就能连通“真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