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君台前,炮弹齐哑

2019-11-21   用户108155098481

如今人类生活在科学文明的时代,物理规律支配着自然的运行,科技发展带领了社会的进步,人人信奉科学理念。过去人类祖先对“天、地、神灵”有着崇高信仰,而这些历史早已成为现代人眼中的神话故事。

当今科学时代,所谓的“道法”便是科学描述的自然法则,一切的科技产品都必须在自然法则(物理定律)基础上发明创造及运用。

俗话说,刑不上大夫;天地间,道法避神灵。

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有不受刑罚的特权,宇宙中“自然力”(物理规律)在“神灵”面前必然会失效。

老君台

老君台(升仙台、拜仙台)位于河南省鹿邑县。相传老子于此处修道成仙,因而得名升仙台。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台。

抗战时期,在河南鹿邑县城老君台发生过一件真实的“离奇事件”。

1938年五月初四日,一队“武装”的日军从安徽亳州向西开进,直逼鹿邑。当时,鹿邑县城内没有高大的建筑物,而巍峨耸立的老君台便显得“鹤立鸡群”。进攻鹿邑的日军头目误以为老君台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命人在县城东城墙上架上迫击炮,对老君台集中炮击。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附近的柏树,共“中”炮弹十三发,机枪弹无数。其中还有两发炮弹,射穿大殿山墙,一发落在了老君雕像的腋下,一发卡在梁架上。另外,还有一发炮弹卡在了大殿东侧的一棵柏树的树杈上。

值得庆幸的是,日军发射的这十三发迫击炮弹,竟然是炮炮打“瞎”,一发未响。

当时若有一发炮弹爆炸,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当时老君台大殿后面的“老君炼丹房”中,被当时的国民党县政府存满了原本准备做为“防御”之用的黑色炸药,如果有一发打响,即可引起“炼丹房”中的炸药爆炸,不但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老君台”会在瞬间化为一片废墟,周围的古建筑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有可能“掀翻”古城鹿邑的大半个城池。

更令人不解的是,日本军队的十三发迫击炮弹虽然在老君台一发未能打响,但在鹿邑县城的其它一些地方,他们的这种炮弹却是威力极大,厉害得很。譬如:东南城角城墙上的“奎星楼”、南城门上的城门楼等较为高达的建筑物,日军都是一炮命中,将其打“飞”于护城河内,使之成为一片瓦砾。据知情人所述,当时日军见发向老君台的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甚为惊奇,加之老君台上没有任何“反应”,就误以为守护这个“抗战工事”的“国军部队”闻风丧胆,已经“望风而逃”,于是就集结部队,向鹿邑县城进发,并径直朝老君台扑去。及至这队日军走进“明道宫”,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的“太上老君”,一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继而便不约而同,齐刷刷地跪倒在大殿门前,并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老君爷”宽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并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国”。

一、论道法。

天地之行缘何有道,道从何来?天地有序运行、万物和谐生长,这是自然中存在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秩序和谐”的现象称之为“道”,控制自然运行的力量就是“道法”。若天地间“无道”便不会存在天地及万物。反之,天地间为何会有“道”?

天地有道,神灵为之。“道”本身具有秩序、和谐、非自然(自然状态下事物应该处于混沌、离散中)的特性。而“道”的特性正是“意识”(灵魂)所具有的特征。

故,自然“道法”源于神灵,而又显以自然(以自然的方式呈现——仿佛无根无源)。

二、论科学。

科学来自哪里?科学来于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现象及自然规律的总结。自然规律来自哪里?自然规律即是“道法”,“道”具有非自然的特征。故,科学是“道法”的显化,“道法”是科学的根本。(比如,自然规律来自哪里?自然规律为何创造了秩序的宇宙及高度精密的生物?若自然具有创造性,则它并非自然;若创造物只是偶然或巧合,则浩瀚的宇宙中应充斥着无数的生命“巧合”。)

科技发明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科学以“自然”为核心。所以,一切的科技产品只能在“自然规律”中运用。而科学崇尚的“自然”并非绝对自然。

三、论科学与“道法”。

“道法”衍生科学,科学呈现“道法”,这是天地规律,但绝非自然真相。若科学有违“道法”,科学必会失其自然效力(即科学定律失效)。若科学顺应“道法”,科学必然呈现自然效力(即科学定律即是“道法”呈现)。

所以,人类不能凭仗科技力量妄自菲薄,而应利用科技造福人类。若科学失去“效力”,一切科技发明只不过是“废铜烂铁”,一无用处。(比如,现实中电子产品会突然“失常”,物理规律突然失效,科技产品失去“控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