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莆田4月29日讯(本网记者 王龙风)网格大数据“平安地图”连接着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守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合侦快破”机制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近年来,城厢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精心构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优化形成打击破案工作新格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新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创建更高水平的新时代“平安城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张大数据“平安地图”
实施精细化基层社会治理
日前,在城厢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网格员李秀荔打开办公电脑里的网格大数据“地图",巡查辖区各个单元网格的最新人口数据动态信息。一张张形象而又直观的单元网格大数据“平安地图”跃然眼前。
道路、小区、楼栋、楼层、单元房户号分布、沿街店面等建筑、设施方位,与其所对应的二维码门牌号和独栋的相关房东信息及二维码门牌号等,一目了然;每一个二维码门牌号码户室居住的实有人口、联系电话、房屋属性 、面积、房东信息、自住(租住)、租赁大概到期日,沿街店面二维码门牌号、店名、店负责人信息、从业人员信息、是否办理居住证、房东信息等,详尽完整。
这就是城厢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近年来创新开展的“一图一表”台账制度。全区120个村(居)网格站、281个单元小网格的网格员连年来不间断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收集,建立起了系统、全面、完善的辖区房屋、人口大数据 “平安地图”。
此次疫情期间,“一图一表”台账制度为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大数据基础,为人员精细化分类管控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疫情防控期间,城厢区紧盯“开放小区、沿街店铺、用工单位”三大重点部位,落实“一企一册、一楼一册、一人一档”责任清单,辖区各个单元网格的基础信息数据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
东海镇海头村第一单元网格实有常住人口1684人,流动人口90人,店面58家,出租房31间,规上企业8家;龙桥街道下磨社区第三单元网格常住人口2688人,流动人口1122人,店面341家,出租房1249套,开放式小区2个……疫情防控期间,在城厢区各镇/街道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基本台账表格里,全区各个单元网格人员情况一清二楚。
“网格员在入户走访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多起房东没有自觉主动向公安机关申报租房信息的案件。印象深刻的是,2月24日,4名疫区来莆人员未报备登记躲在出租房里,刚来莆一天就被网格员巡查发现。”李秀荔介绍道。
期间,城厢区还完善了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将市场监管、税务、民政、卫计、住建、自然资源、司法、教育、人社、环卫、交通运输、文旅、城管等所有职能部门相关业务信息共享,达到互为验证、互为补充,实现同一平台“一站式”办理和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区直部门提供实有房屋、实有人口信息采集表8611份。教育、卫健、民政、市场监管部门等,提供的名单已由区网格中心按属地进行分类,并持续安排网格员访查、录入、补充、完善。”城厢区社会治理网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多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不仅可以为单元网格信息采集增添力量,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单元网格数据台账的精确性。
不仅如此,城厢区目前还着力探索、创新、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打破信息壁垒,形成互联网、公安网(部分信息)、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信息“三网连通”,实现流动人口信息更新实时同步 、基础信息交换共享、动态信息采集录入、部门关联比对和综合集成,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智能化水平。
采访间隙,霞林街道坂头村第三网格网格员蔡海妹在她的“一图一表”台账里,更新了最新采集到的人口动态信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m1Nx3EBfwtFQPkd4G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