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厂,坦克克星,结局凄惨,兴衰折射“小三线”军企命运

2019-07-19   独家档案

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城关镇的原河南省黄河机械厂,是一家生产木柄手榴弹和59式防坦克地雷等军品的兵工厂,是河南省13家地方军工单位中建厂最早、最先投入生产的企业。1998年,该厂搬迁洛阳,2004年破产。

宜阳,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全县西高东低,南山北岭,沟壑纵横,山青水袖。境内交通发达,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

根据中央部署,河南省委、省军区确定1965年至1966年在豫西伏牛山东麓的鲁山、南召、宜阳等县境内布局和建设8个轻武器及弹药工厂,同时还规划建设与之配套的项目。手榴弹厂、硝铵厂、雷管导火索厂建在了宜阳。

黄河机械厂筹建于于1964年12月,原名宜阳手榴弹厂,军工代号“856厂”,厂址选在宜阳县原黄坡煤矿旧址,由五机部第五设计院设计,河南省建三公司建设。

1965年8月14日,856厂开工建设,五机部安排对口厂山西淮海机械厂,河南省机械工业厅安排基础厂洛阳铸造厂,还有湖南大利化工厂等支援该厂建设。

河南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还从洛拖、洛轴、洛矿等企业抽调干部核技术骨干支援该厂。

该厂拥有职工家属数千人 ,厂区依山而建,警卫森严 ,既隐蔽又保密。

1965年12月,856厂木柄手榴弹试制成功,各项技术性能鉴定合格,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生产的目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该厂军转民后,曾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和离合器。后来成为北方易初公司的配套厂。

由于856厂建在宜阳县黄坡煤矿采空区上,致使厂区部分建筑墙体断裂,地面下陷,1991年,企业纳入国家“三线”调迁计划。

1993年9月,被河南省、洛阳市确定为重点工程的856厂脱险搬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1998年初,856厂整体脱险搬迁至洛阳市高新区。

洛阳高新区,位于洛阳市区西南部,紧邻涧西大工业基地和智力密集区。该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的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洛阳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

856厂搬迁后,由于企业转产未成功,走向末路。2004年11月,856厂政策性破产。(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