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曦妈最近这段时间比较忙,刷新闻的频率也少了很多。今天刷到一则“广西一名女生被多人轮流殴打”的视频,让我为之特别气愤,也特别难过。
根据北海市教育局发布的通告显示,事件发生在2019年9月5日下午,北海市第六中学一女生严某在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大桥下被多名女生殴打。据了解,事件的起因是苏某乐、郑某怡等十三人因怀疑严某讲了他们的坏话,便在海景大道高德大桥附近对严某实施了脸部掌捆,拽其头发等行为,致严某软组织挫伤。
从霸凌者录下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被打的严某全程遭遇暴击,甚至有施暴者下手太狠,把拍摄者的手机都打在了地上。期间不停有女生问严某:“你怎么那么不抗打的,打了四个钟头还没肿?”“要医药费吗?”“要钱吗?”还不断怂恿其他人:“来,排队先,一人打一巴掌。”
嚣张跋扈的十三个霸凌者,弱小无依靠的严某,整个画面看上去让人倍感愤怒和心疼。近年来,从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我们发现女生殴打女生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女孩儿,本该温文尔雅,为何这些女孩子会沦为无情的霸凌者?曦曦妈仔细想了想,或许家长们早该在这几点上引起重视——
(1)教会女儿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不管是父母也好,孩子也罢,总会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有的家长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会通过运动、冷静、诉说等方式发泄出来,而有的家长则喜欢通过摔东西、骂人、把情绪嫁接给孩子等方式来宣泄。同样是进行坏情绪的宣泄,第一种家长会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而第二种家长却会给孩子做一个不良的示范。
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坏情绪,这是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首先,家长的以身作则很重要,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其次,如果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向孩子身上泼洒,孩子也会学到这一点,遇到一丁点小事儿就开始把不良情绪嫁接到比自己更加弱小的玩伴或者孩子身上。
很多孩子情绪崩盘,主要表现于气得面红耳赤,有的习惯捏着拳头做出要打人的姿势,有的喜欢摔砸东西,有的喜欢拿刀子自残或者威胁家长。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习惯性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镇压孩子,可往往这个时候家长的镇压只能起到反面作用,尤其是对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
脾气暴躁的家长,容易收获脾气暴躁的女儿。而很多时候,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当,往往会激起孩子一些极端的行为,甚至有家长不停的感叹:“现在的女孩儿,比男孩儿还难管。”
不要跟孩子针锋相对,孩子有话要说的时候,我们给予孩子尊重,让孩子把话说完;发现孩子情绪崩溃了,家长不要再口无遮拦的火上浇油,我们先走开,给予孩子和自己一个冷静的时间;等到双方情绪都稍微稳定了之后,再进行沟通交流或者解决问题。
(2)教会女儿与人为善,不要事事锱铢必较
父母的不良的言行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种可能是受家长的影响,孩子长大后也变成了和家长一样不可理喻的人;一种可能是孩子内心受到创伤,极度反感家长的为人处世方式,给孩子留下一辈子难以修复的痛苦。
与人为善,应该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好好学习,并且好好给孩子教学的一个课题。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新闻,两户人是亲戚关系,两家相隔数十米,就因为双方建房子时其中一家多挑了一点泥沙,另一家就开始怀恨在心。与此同时,这家人还常常指着对面那家人,给自己的儿子灌输:“看看,他们家就是喜欢欺负我们。”
从童年开始,他们家儿子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在22岁那年,刚失恋的儿子由于心情不好,再加之父母平日里的灌输,让他把魔爪伸向了对方家庭年仅七岁的孩子。他将其诱骗至山上,企图杀害,最后逃亡二十多年,幸运的是小男孩被救了过来,可他却不知道。面对如今入狱的儿子,父母才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小肚鸡肠。
父母常常与人为善,孩子接收的就会是正能量;父母常常锱铢必较,孩子接收的往往就是负能量。宽厚待人,学着理解别人,学着站在别人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学着接纳别人的缺点,这不仅仅只是在放过别人,其实也是在放过自己。因为你越是小肚鸡肠,你就活得越累,而你越是心宽体胖,你的内心世界就将越来越富足。
(3)“与同学和睦相处”不仅仅是一提醒,还应该教会孩子落到实处
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儿,都被父母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生怕孩子在外受了委屈,生怕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而孩子的成长,总是避免不了和同学的磕磕绊绊,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但往往很多时候都因为没有把具体细节落实到实处,导致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跟同学和睦相处。
有的孩子,回家后告诉家长,自己被某某同学欺负了,或者自己不小心碰到了某某同学,遭遇了别人的报复行为。这个时候,脾气暴躁的家长就会说:“活该!你不惹别人,别人干嘛惹你啊!”随后抛下一句“要跟同学和睦相处”便了事了。一方面孩子的分享,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另一方面,父母的责骂和简单一句提醒,也没有帮助孩子抚平内心,更没有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与同学和睦相处,不仅仅只是一种口号和提醒,家长们更应该落实到实处,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怎么做,才是真的教会孩子学会处理这种关系。
上周五,女儿回家告诉我:“妈妈,我的篮球今天被另一个女儿拿去拍了,我叫她给我,她也不听,还说是老师给她的。”看着女儿嘟嘟的小嘴,我赶紧安抚到:“因为你们俩的名字,都带有一个‘曦’字,可能是老师没有注意看,所以就给了她了吧,这很正常啊。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的球也可以跟同学分享一下嘛,一直玩自己的球也会腻,偶尔同学之间互相换球玩一玩,不也正好多一份新鲜感吗?”在我的安抚下,女儿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情。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单纯,并没有家长所想象的那么复杂。可有的家长遇到一些小事情的时候,往往不是从正面去进行引导,而是故意把孩子引向负能量的方向。不夸张事实,学会以理性的心态对待孩子所面临的各种事情,这样孩子下一次在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也会尽量以和平的方式来巧妙处理。
——————
女孩儿的心思比较细腻,如果家长平日里就喜欢锱铢必较,或者喜欢在一些小事儿上较真,孩子就很有可能变得爱钻牛角尖。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从自己的为人处世、行事作风上给孩子做一个标杆,再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引导,我相信你的孩子既不会成为无情的施暴者,也不会成为弱小的被欺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