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儿借按摩为名勒死母亲:孩子心狠手辣背后,有这3种原因

2020-05-27     曦曦妈说教育

原标题:15岁女儿借按摩为名勒死母亲:孩子心狠手辣背后,有这3种原因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是呀,想想自己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女儿成长,我也逐渐体味到父母养育我和弟弟的不容易。

他们没有任何吃香的手艺,也没有所谓的高学历,仅凭一双勤劳的手就为我和弟弟撑起了一片天。当看到身边一些离异家庭里的孩子一副缺爱的样子,瞬间觉得自己内心极度富足。

今天早上醒来,朦胧着双眼打开今日头条,还未来得及刷疫情的相关数据,就弹出了一个“45岁女律师疑遭女儿勒死”的话题。孩子今年15岁正上高中,父母很早就离异了,她一直跟妈妈相依为命,据说孩子借着给妈妈按摩为名,等妈妈开心躺下之后将其勒死,还把尸体装进了行李箱。

看完这些描述真的是毛骨悚然,一个单亲母亲养育一个孩子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却得到这样一个结局着实令人心寒。

但曦曦妈认为有果必有因,孩子心狠手辣的背后其实也存在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关于离异家庭,曦曦妈建议各位爸妈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绝不能有以下几种行为——

(1)言语间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越过越苦的拖累。

我有个朋友早年间因为丈夫迷上彩票,她带着年仅三岁的女儿离婚了。说好的孩子爸爸每个月给女儿一千元抚养费,但其实一分也没有拿过。在农村,很多人直到现在也认为离婚是不光彩的,甚至是可耻的行为,所以朋友离异后连娘家也很少回去,因为父母的责备和邻居的议论纷纷她不愿意去面对。

几年后,她再婚了,男方也有一个女儿,她也有一个女儿,他们又一起生了一个儿子。每个月房贷、车贷、生活费、人情费、三个孩子的开销等等,让他们俩压力巨大。

而后朋友开始变得暴躁起来,因为在家不敢拿别人的孩子发泄,也不敢拿自己再婚的孩子发泄,便把所有的不良情绪发泄到自己与前夫的女儿身上。小时候性格阳光开朗的孩子,在言语之间却成了妈妈生活越过越苦的拖累,孩子自卑且敏感。但凡妈妈说话的语气重了一点点,孩子就泪眼婆娑、泣不成声。

单亲爸妈养育一个孩子着实不容易,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不能把所有的不开心都转嫁到孩子身上。

(2)把大人的恩恩怨怨让年幼的孩子来承担后果。

曾经看到一个报道,一位单亲妈妈带着女儿生活,因为日子很苦,所以自己难免情绪失控。在她每一次不如意的时候,转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女儿,跟她爸爸长得一模一样,于是再回想孩子爸爸这些年给自己制造的痛苦,就把女儿一顿痛打,并质问孩子为什么要跟她爸爸长成一个相貌。

孩子的基因是父母给的,孩子长得像谁这不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吗?没了原生家庭的呵护,孩子本来就极其没有安全感,再加上妈妈如此粗暴冷漠的对待自己,孩子的性格能不产生缺陷吗?

父母走到离异这一步,毕竟都经历了很多波折和痛苦。虽然每个人都渴望完整的婚姻,但既然双方不能正常维系这段关系,那分开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妥。孩子的监护权我们要懂得珍惜,因为能够陪伴自己的孩子长大,这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过去了就放手,放过对方的同时也是放过自己。不仅不能让孩子来为父母失败的婚姻买单,我们还应该在孩子面前维护对方的形象,让孩子知道尽管爸妈分开了,但你依然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贝。不缺爱的孩子,笑得往往更灿烂!

(3)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忘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高考一直以来都被很多父母认为这是一考定终生的考试,所以从小在分数上面的看重就超过了对孩子任何一方面的重视。尤其是离异家庭的父母,因为自己饱受失败婚姻的摧残,生活的确苦了几分,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今后跟自己一样受苦,便在学习上面给予了更大的期望。

看看现实生活里身处在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几个是不缺爱的?长期跟着妈妈生活的孩子,认为自己缺少父爱;长期跟着爸爸生活的孩子,认为自己缺少母爱;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尽管跟着父母中的其中一方,但因为父母在教育方面的错误方式,甚至让孩子觉得没有一个人爱自己。

学习成绩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就算是孩子偏科、厌学、成绩垫底,我们也不能在想办法帮其进步的同时践踏孩子的自尊。不要相信爱之深责之切这样的鬼话,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缺爱已经很敏感了,你再毫无底线的责备只会摧残孩子脆弱的内心。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一个学会聆听的父母,多花时间陪孩子,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等。一定要多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不要永远站在父母的高度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不行。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表扬和鼓励,尽量让孩子生活在阳光的世界里,而不是阴暗的角落中。

——————

每一个悲剧的发生,我们都不能以看官的身份一扫而过。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学会反思这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才会在我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EwOWXIBd4Bm1__YDA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