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优雅与油腻|杨小宁公众号更名啦

2019-12-13   CIO的夜读时光


保持谦卑,砥砺前行。


更名事项:杨小宁创业点悟



江湖人称“行走的百科全书”Tony老师提出建议:“小宁,你的公众号什么的都写,不聚焦啊。”


特别感谢Tony的建议。估计他也就是看“杨小宁”公众号一会儿分享跨部门沟通的事情、一会儿分享股权问题,怕我走偏了。


这个看似矛盾现象的产生源于两点。第一、现在是我们团队的创业扎根期,需要大量的学习并观察了解各个行业的信息以及知识。第二、“杨小宁”公众号并不是为了讨好观众的胃口,而是源自我内心的思考。好内容的产生,一定是先打动作者本人,才能打动观众。


Tony继续问:“你最近在研究什么?”


小宁:“股权。”


Tony继续剖析:“二三线城市的大部分创业者,不会思考股权问题。这些创业者往往是开个店就叫创业,大都用不着股权。接下来,咱们来看一线城市,假设北京市3000万人口,百分之一是创业者,30万人口。在这30万人里面,再去掉年龄层……可见,如果你写股权方面的内容,相当于选择了一个非常窄的人群路径。”


Tony的感受应该也是读者的感受,虽然表象显得有点乱,但内核实际上非常稳当。接受Tony的建议后,将“杨小宁”公众号名称改成了“杨小宁创业点悟”,并对今年年初开启的“第三人称”写作方式进行全方位的修改。


为什么敢自信的号称我们比较稳当?因为迄今为止,我们都只接手一家公司的新媒体业务,而不是将精力分散的去挣更多的钱。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领导的认知与格局决定着团队未来的发展。前阵子跟一个在某培训公司工作10年的老员工聊天,她始终认为领导脑子不好使,明明有了媒体品牌的力量,能够令公司销售事半功倍。她古灵精怪的“嫌弃”道:“我们领导这么多年用的都是笨功夫,他是卖命的去做销售。”


我好奇的问她:“那你为什么还继续选择他做你的领导呢?”


她坦率的表示:“我的领导是一个人很正的人,这一点,还是值得我跟着他的。”


可见,做领导仅仅是人品好是不够的。看到了别人家的问题,我宁可选择公司前期发展缓慢的像乌龟,也要将树根牢牢的扎在地底,而不是浮躁的去接手更多的业务。



创业的优雅与油腻


很早就有转型做培训的想法。最近从初级做起,在百强企业跟着Joanna老师做助教。我的娘嘞,Joanna老师排课期数多,学生也多。先不说助教其他的工作,就是来来回回搬运这么多人的教材,从这个B座大楼地下搬到C座,再从2层搬到3层。


我的小内心简直是崩溃的:“感觉把记忆中所有的苦力活,都用在了今天。”


吐槽中的杨小宁


但事实上,时光向前倒退1个礼拜,我这还在“高大上”的论坛里,跟同行的企业家、艺术家聊星星聊月亮、从诗词歌赋聊人生哲学呢。


论坛中的杨小宁

诗歌沙龙中的杨小宁

看似优雅的杨小宁(左一)


以至于当时初见我的人,还真以为小宁同志是一个又温柔又优雅的小姑娘。


这就是从职场部门转型创业的难,以前不用考虑的事情,全部会向你奔涌而来,而创业初期,很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比如说,以前打工只需要研究如何办好公司需要的市场活动以及关心到手的工资即可。现在还要想社保问题、员工的总成本问题、哪个区的政策更适合、公司内部股权激励应该避开哪些坑、法律合同审核哪里更专业、知识版权注册以及公司品牌如何升级、团队凝聚力和内部管理问题、跨部门沟通问题……


曾经将“杨小宁”公众号10月1日发布有关跨部门沟通的内容放到了今日头条渠道,没想到获得平台近5万的推荐量(在近年来审核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只有真正优质内容才有机会获得高推荐量)。



这就是创业的优雅与油腻。它像一只在水中优雅的游来游去的白天鹅,外表看似优雅,实则脚掌却不得不保持在水下高频的划水。



正忙着保持创业优雅,淼哥在我们的科技艺术群里发布信息:从现在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95后消费群体从22%提升至25%,虽不及从31%升至32%的90后,但随着90后逐渐被房贷、车贷套牢,用于自身的独立消费比例逐渐下降,于是95后就逐渐成为了潮牌消费的主力军,成为千亿消费的主力。


换句话说,现在的时代是95后得瑟的时代了。90后已经开始向油腻中年出发了。


油腻的合伙人(Vicky)


看到“油腻的坏消息”,小宁想:“合伙人比我岁数大,先把她拉下水再说。”P图黑完合伙人,真正油腻的小宁继续履行培训助理职责——在商业极度繁华的地方,给Joanna老师买来食堂的盒饭。


Joanna老师和小宁的午饭


虽然Joanna老师有意请小宁吃“高大上”的西餐,无奈“油腻”小宁长的是中国人的胃。以上就是“杨小宁”公众号更名的故事以及“杨小宁创业点悟”心路历程。


我们不能阻挡时光带来的外在变迁,却可以保持内心的谦卑。愿油腻路上,咱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