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死的不是你”,5岁男孩的提向,让母亲陷入深思

2019-07-17   陈青青说育儿

文|陈青青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都不敢跟孩子聊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生与死,当孩子问“我从哪里来”,家长多会编一个说法搪塞过去,如果孩子询问与“死”有关的话题,家长一般都会回避,有的还会训斥孩子,不让孩子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实际上,家长忽略了孩子对问题的深刻思考,没有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很有可能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也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妈妈们不妨耐心听听孩子的想法。

小奇是一个5岁的男孩,人如其名,对什么都好奇,他经常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妈妈有时候会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者自己听过的故事,听到连年饥荒、很多人饿死时,小奇觉得很难过,他突然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死的不是你?”妈妈听后差点发脾气,但是看着孩子天真的表情,她没有冲动,而是询问小奇为何会这样问。

很多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直接把孩子的想法、好奇心都扼杀在摇篮里,其实孩子这是不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对所有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如果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那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心。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有耐心,注意一下几点。

1、让孩子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后,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完整的想法,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真正想的是什么。妈妈询问小奇后,小奇说,“当时环境那么糟糕,妈妈肯定不容易,受了很多苦才能活下来。”小奇想表达的是对妈妈心疼。如果妈妈直接批评孩子,没有听他说完话,那么孩子肯定会被刺痛,以后也不愿意和妈妈交流自己的想法。

2、家长要引导孩子而不是打断孩子。

如何孩子表达了错误的观点,家长也不要打断孩子,否则孩子就会有不被尊重的感觉,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家长要注重引导,而不是打断孩子,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这样孩子才会主动改正错误。

3、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当孩子提出一个大人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看看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孩子的疑问。家长教育孩子时须有耐心,也要学会尊重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孩子的很多想法可能幼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家长要学会和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不要用大人的想法束缚孩子,要让孩子保持自己的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你觉得当孩子提出敏感问题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给青青留言,青青将根据用户留言做出最专业的解答,用专业的知识为大家解决育儿过程中烦恼与纠结!

关注、转发、分享【陈青青说育儿】文章,青青擅长婴幼儿护理知识、儿童营养搭配、幼儿衣食住行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因为专业,所以信赖。我是陈青青说育儿,专业高级育婴师。专注于解决亲子成长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