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现“心里偏差”,易在育儿过程中掉入“功利主义”的陷阱

2019-09-23   陈青青说育儿

文|陈青青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功利心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地方得当,父母和孩子都能得到前进的动力;用错了地方,不是父母害了孩子,就是孩子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记得亲戚家有一个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背会了三字经,到了上小学的时候,这孩子已经把“唐诗三百首”背会了一多半。不仅如此,孩子的各科成绩都是班里的第一名,连老师都感到惊讶,以为这孩子是个天才。

可是只有我们知道,这哪里是天才,根本就是我亲戚逼出来的。孩子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起床之后先背一遍古诗词,吃早饭的同时还要听广播里的历史讲坛,别以为这是孩子的爱好,听完之后还要把内容复述一遍呢。亲戚在开车送孩子去学校时也不让他闲着,手里必须有一本数学题,不到学校门口不能放下。

每到过节的时候,是亲戚最有面子的时候,大人们聚在一个屋子时,这位亲戚总要把孩子叫过来表演一段背诵。孩子真不枉每天这么辛苦,还真的能赢得大人们一片叫好,这时亲戚的脸上总是充满了得意。

我也是叫好的人当中的一个,当时我看到这孩子的知识储备量时,心里也是一惊,我们上学那会哪会背这些东西呀。可是转念一想,我又为孩子感到有些不值,小学那点知识孩子早就融会贯通了,其实他就算现在跳级上初中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我亲戚就为了在人前有点面子,每天不停地逼着孩子学习,还总把“我家孩子以后肯定挣大钱”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但是孩子的志向真的是像亲戚说的那样“挣大钱”吗?有一次过年,孩子想去买点鞭炮,亲戚忙着和人聊天打趣,就委托我带着孩子去买。在路上,我试探地问他:“你这么小就学会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孩子听到我的夸奖,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反而一脸愁容地说:“小姨你别说了,我倒希望自己是个傻子,那样就不用每天累成这样。”我看着孩子厚厚的近视眼镜,心里五味杂陈。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许多家长的心态都不是很正,在引导孩子时总是容易“跑偏”。

一、父母易出现哪些“心理偏差”

1.家庭条件

社会有时候还是很现实的,不管父母再怎么对孩子好,能力也始终是有限的,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条件也是有限的。但是有的家庭条件好,生活比较优越;而有的家庭就不是那么宽裕,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这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对比。有了对比就会有落差,父母之间的攀比就是父母心理偏差形成的原因之一。

2. 孩子之间的比较

家长们平时都是各忙各的,基本上不会互相有交流,而学校的家长会就让家长们聚在了一起。家长们在一起时,除了一些客套话之外,聊的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时成绩好、能力强的孩子的家长在这时就会显得压过别的家长一头。而其他家长在家长会上受了刺激,回到家里拿孩子出气也不足为奇。

3.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除了和外界的比较之外,父母更希望孩子是实实在在的有能力。许多父母都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往往是孩子达不到的。一旦孩子没能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长期建立起的自信就会消失,也就会对孩子失望。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让我觉得,养孩子就是为了和别的家长孩子比较,谁的孩子更强,家长脸上就有光。但是我要说,养孩子从来不是家长之间的比赛。

二、养育孩子从来不是父母之间的比赛

1.父母丢掉了初衷

当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心里想的是只要孩子能健健康康的就足够了,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家长圈子的扩大,父母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但这也并不代表孩子除了健康之外不需要拥有任何能力,只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花了那么大的心血,不只是为了图个面子。

2.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想法

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都希望以后能把自己的爱好当成职业。但是在家长看来,孩子的许多想法都是不成熟的,而父母自以为社会经验丰富,孩子只要按照自己规划的路线去走,一定能成功。可是结果又怎么样呢?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逼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能力没怎么见长,倒是长了不少的心理问题。

2. 家长过于功利

这是很多现代家长的通病,什么与人为善、助人为乐都是虚的,只有拿到奖状和奖章才是实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总是略过对孩子品行的培养,转而去培养孩子考试的能力。

许多家长都盼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当老板、赚大钱,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物质的、现实的思想,简直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未来的“摇钱树”。

三、父母掉入“功利主义”陷阱,拿孩子当“摇钱树”的危害

1.孩子品行不端正

功利心听上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人总要有点上进心嘛。但是一旦功利得太过,孩子的眼里就只剩下利益了。得到利益时,孩子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孩子就会不择手段地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2. 孩子记恨父母

我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对夫妇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不停地逼他学习,最后孩子毕业出来之后赚到了钱,却反过来要和父母断绝关系。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孩子是人而不是工具,如果父母为了自己而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毁掉了孩子本来的理想,孩子会对父母怀恨在心。

3. 功利主义的极致是失败

具有功利心的人,确实能得到一些小便宜,但是小便宜占得太多了,眼光也会变得短浅。人如果只看眼前而不看将来,那等待他的必定是失败。

孩子既不是父母的面子,也不是赚钱的工具,而是爸爸妈妈的亲生骨肉。适当对孩子有点要求是可以的,但是请不要为了自己的一时舒适而毁掉孩子的一生。

互动话题: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如何看待功利心的呢?你们又是如何避免把功利的危害带给孩子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

青青专注于育儿经验的干货分享和观点碰撞,关注【陈青青说育儿】,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帮您解决在带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让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期待您收藏、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