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报补习班,被觉得很另类!这位妈妈的回答,众人哑口无言

2019-04-25     曦曦妈说教育

朋友是一个极其开明的家长,她一直觉得孩子的成绩过得去就行,只要品格品性端正就OK,所以自己根没有必要逼着孩子去学习,哪怕孩子的成绩不是很拔尖,她也依然坚持不给孩子报补习班。

可是每次朋友聚会的时候,别人都会好奇:“你给你闺女报了哪些课程?在哪里学?质量怎么样?快给我推荐推荐。”

当朋友淡定地回答:“一个也没报。”

身边的人淡定不了了,开始进行批次拷问:“你竟然不跟孩子报补习班?”“你孩子的自觉性很好吗?你咋不给孩子报补习班呢?”“你女儿不偏科吗?你这么自信,竟然不给孩子报班?”“你不怕别人超越了你的孩子?”“你不觉得不让自己的孩子上补习班,就等于让孩子落后吗?”“你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吗?”“你觉得你这样做是对孩子负责任吗?”“天哪,你怎么做到的?我什么就觉得不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都是纵容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家长”“不会吧,你怎么这么奇葩?”……

朋友说,自己这些年回答类似问题,都已经回答得口干舌燥了。关于为什么自己不给孩子报补习班这件事儿,我觉得朋友说得很有道理。她说:“补习班其实就是学校课程的翻版和重复,如果在平时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抓好了,孩子既然能够保证学校上课时的听课质量,又为什么要去辅导班再一次进行枯燥的重复学习呢?这不等于消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越补越差吗?”

为此,朋友还罗列了好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1)辅导班广告打得火热,可师资力量着实令人担忧

朋友说,只要走在路上,大街小巷都是补习班的广告、传单。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各种建筑里,更是藏着琳琅满目的补习班,有的补语文的,有补数学的,有补英语的,有补作文的,有补化学的……

可自己身边有好几个认识的人,都在辅导班上班,并且从广告单子上面还能看出被加上了什么资深老师等头衔。但其实,他们很多也是半路出师,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资质,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机构,自己也确实不放心。

(2)让孩子重复学习枯燥的内容,不仅起不到巩固的作用,还会消磨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孩子在结束了学校的课程之后,是渴望得到休息的。而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要孩子成日里奔波于各种辅导班,这无疑加重了孩子的学习压力。

就拿考前模拟来说吧,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考前都会进行一次模拟,而到了补习班,老师又会拿不同的卷子来测试孩子。结果呢?孩子感觉自己本身在学校就已经做过相关科目的模拟测试了,到补习班又要进行测验,重复的操作让孩子感觉很不爽。

学习兴趣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靠补习就能够抓起来的。因为补习大部分都是重复讲解学校的内容,这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平时多注重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远比上补习班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3)盲目跟风,就是摧残孩子

朋友说,她曾经遇到一个亲戚,其实孩子学习成绩挺好的,每次都是班上前几名,可是他们对孩子超级严格,告诉孩子必须每次考班级第一,要不然就是学习不努力,就得补课。不管是不是孩子比较弱的科目,他们统统都给孩子报了一遍,结果孩子整周下来,没有半天休息时间,甚至周一到周五放学后的时间,都得花在辅导班。这样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吃不消了,开始觉得家长有些变态,于是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不是说别人给孩子报了什么补习班,自己就非要给孩子报,不然就显得自己对孩子不负责任。真正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学会选择,学会取舍,而不是把家长认为对孩子好的,通通都给孩子报上。盲目跟风,就等于摧残孩子。

(4)比起学习成绩,孩子的性格、脾气、秉性、品德等更应该被重视

在这个发展非常迅猛的时代,很多家长都有着一种明显的急功近利的态度。他们觉得让孩子好好读书,才是唯一出路,所以总是半句话不离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在朋友看来,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也仅仅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比起学习成绩,孩子的性格、脾气、秉性、品德等方面更应该被重视。

孩子不应该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学习只能被当做让孩子变得更加出色的其中一个工具,而不是全部。如果家长总是成日里拿孩子的学习成绩说事儿,不仅不会激起孩子努力上进的心,反而容易让孩子养成破罐破摔的习惯。

————————

你给孩子报了补习班了吗?你觉得效果如何?关于给孩子报补习班这件事儿,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O6UGGwBmyVoG_1ZVd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