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风】王洪新:上夜校

2019-10-01     青县新视听

点击蓝字”和我们共度国庆!

上晚自习一般是从初中住校开始,而我最早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叫上夜校。

1983年,我在我们村上小学三年级,当时,学校要求三年级以上的班级上夜校。每天晚上,我和老屋后面邻居家的二姐做伴一起去学校。三年级有一段时间天天晚上做100以下的加减法,我记得最深的是,谁做完就可以回家。每次我都可以早早地做完,班上总有一些同学改来改去,就是做不对。后来,老师想了一个方法,就是一个带一个,两人都做完、做对就可以回家了。我和一个女生结伴,现在,忘了她叫什么名字,每次我自己做完以后,就帮她检查,结果她才做了一半,好不容易等她做完了,一看,错了一大堆,给她圈出来让她改,改回来还是有错的,再改还是错,哎,我那个急呀。后来,灵机一动,我用铅笔在她的错题后面轻轻地写上得数,让她照样描,盖住我写的数,这回一次就对了,可以早回家了。当时觉得自己真聪明,想了这么一个妙主意,这会儿想想真是对不住她,也不知道这个同学现在做什么了。

三年级放学早,我就到邻居二姐的班上等她。二姐上五年级了,坐在她旁边,看着她做数学题,一个数字后面有个点,点后面还有两数,就这样的两个数字相乘,当时,就害怕这太难了吧,我上了五年级会不会也像我的那个女同学一样老错啊。趴在桌子上一边等二姐,一边纠结着。“叮铃铃”下课铃一响,立马忘了我的那点儿小纠结。

上夜校,停电是三天两头常有的事,为了应付停电,我们都学会了自制小煤油灯。把使用完的墨水瓶刷干净,灌上多半瓶煤油,拧紧瓶盖,在瓶盖中间挖一个小洞,把一小片铁片圈成一个小筒,正好插在瓶盖中间的小洞里,高出瓶盖一小块儿,再用棉花捻一根棉条从小筒里伸下去,外边留一截做灯头,煤油沿着棉条慢慢地渗透上来,这样一个小煤油灯就做成了。一停电,大家“哧”地一声,纷纷划着洋火,点着煤油灯,教室里跳动着一点儿一点儿的小火苗。

上夜校,我们也困啊,再一停电,趴在桌子上,瞪着煤油灯昏暗的小火苗直打盹儿,慢慢地小火苗变大,变得模模糊糊“铛、铛、铛”放学的钟声,立刻让我们醒了盹儿。

“祖国,你好!”— 木门店镇首届红色舞蹈展演庆祝祖国母亲70岁生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村庄建设领头人 初心使命践行者——韩尚富(下)

献礼祖国70华诞——上伍中心小学教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诗歌朗诵

“我和祖国共成长”,小小一份爱浓浓爱国情!

喜迎华诞,小小接班人献上最美祝福!

【盘古风】韩 雪:和风里的人和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来!现!场!看!阅!兵!

责任编辑:杨文

本期编辑:黄荣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Ca6kG0BMH2_cNUgJhS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