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国槐庄园赏秋会中的三件小事
捧读着叶秀兰阿姨的诗歌——“九月九,盼聚首”,仿佛我又回到了2012年九月的青中58届龙年校友盛会。那是我经王振信老师引荐,与叶姨的第一次相识相知,之后每年的九月九,如歌,如诗,如画,如酒,如茶……让我久久梦醉不肯醒。那一年,尚未到不惑之年的我一时冲动,写了一首长长的打油诗——“我多想变老”。老有老的骄傲,老有老的铿锵,老有老的潇洒,老有老的婉约。
今年的九月二十三日,再聚首。已是国槐庄园赏秋会第三届了,本届主题为“参淡人生事,畅怀古今情”。我很幸运,已经连续参加了第二、三届了。感谢并赞赏叶姨与振信老师,他们是活动的主要发起者、践行者与倡导者。本届民间赏秋会盛况空前,三件小事,是我与叶姨的近距离合作,倍感荣幸与骄傲。
“十米长卷”,我来捧宝
由于我在银行工作,近来一直公务繁忙,就连周六日的时间也顾及不到本届赏秋会的筹备工作了。9月21日,我荣幸地参加了叶姨回乡的接风晚宴。振信老师和长华老师就本届活动的程序、内容向叶姨进行了详细介绍。席间,人们推杯换盏,兴致盎然,叶姨思考周详,提议在赏秋会中穿插进行“十米书画长卷”的共享环节,以此应景留下美好的时空印痕。
翌日清晨,我与陈之文大哥提前备好了三大块书画毡以及笔墨用纸等,在高耸的国槐树下排列桌椅,摆置书毡笔墨。这阵势,一般人还真应付不了呢。其实,这也得益于我与之文老兄三年来在中行书画活动室练就的小伎俩。
我们的布局得心应手,简单而实用。叶姨拿出精心备好的十米宣纸长卷,缓缓舒展开来。笔墨伺候,静等嘉宾书画好手们挥毫泼墨,畅怀古今之情。
叶姨创意的“十米书画长卷”,由我来穿针引线,捧出此宝。是我的荣幸,是我的“小骄傲”,也算小功一件吧。
“别光顾着吃”,我来“献饼”
本届庄园赏秋会的参与者人数大增,有百余人。因我平时喜爱书画,正好与我县的书法家褚学发、李大广等老师就座畅谈起来。一边品尝着黄桂堃老人为大家备好的大红枣、煮毛豆,一边聊起“过年、过节的味道”。
吃着香甜,聊着更香甜。忽然,一袭素雅装扮的叶姨轻盈盈的向我走来,“福长,光顾着吃了,来,来,给我帮个忙。”我赶紧上前,帮助叶姨打开一个大拉杆箱。叶姨低头悄悄地对我说,这是从北京带来的好月饼,让大家一起尝尝。我心领神会,双手举起这盒“稻香村”月饼向各位嘉宾介绍:“叶姨从北京带来的最好的月饼,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请大家品尝,祝福大家中秋快乐,幸福安康。”
一句“光顾着吃了”,看似批评之语,实则是幽默、喜爱之语,对于我则倍感温暖满满。
合作画梅,我来诚邀
“十米书画长卷”的开笔是谁呢?大家都相互谦让着、客气着,我们都推举德艺双馨的褚学发老师进行开笔。褚老沉稳老练,一首行草书应景之作——秋思,连绵飞白,流水而出;接下来,是书法家李大广先生书写的一首毛主席的咏梅,一挥而就,潇洒纷呈。我们大家都在如醉如痴的欣赏着、揣摩着。
叶姨兴奋地说:“咏梅写得好、写得妙,谁可以画梅?我们何不合作共画梅花图?”是呀,叶姨的书画俱佳,兴致高涨。为促成一段佳话,我环顾四周,画家陈兆荣先生正与几位老朋友畅叙友情。此时此刻的我,也没想太多,直接向陈老介绍了叶姨的一些情况,诚挚邀请共同合作画梅。陈老是我县书画界的画梅高手,本次参加赏秋会也是首次,而且也没有进行绘画的准备。我与叶姨的邀请有些唐突了,但是现场大家高兴的气氛与我急切而热情的邀请,感染了陈老。陈老略一沉静,说道:“我来画梅的枝干,请叶老师点梅花吧。”
此时的现场,瞬间寂静下来。手机、摄像机和录像机都对准了“十米书画长卷”与两位书画家,顷刻间,梅枝曲铁蜿蜒向上;梅花红玉烂漫天真。真乃珠联璧合,巧夺天工。
以上三件小事,让我一直回味无穷,幸福久久。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乡村振兴指导员李建国:热血青春献沃土(下)
青县2019年公开招聘95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告
2019年青县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5名的公告
记忆40年 看青县公园变迁!“公园新城”画卷徐徐展开......
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建设 群众尽享“健康青县”红利
【盘古风】王洪新:爷爷·草帽·大烟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开创新局面的纲领
责任编辑:杨文
本期编辑:黄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