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我们北方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土炕。人口少的一铺,人口多的两铺。它既是人们睡觉休息之地,也是取暖、待客的地方。干活累了,躺在上面,全身放松睡上一觉;客人来了,放上炕桌,烫壶老酒,美美地喝上两口;冬天到了,灶堂里多填几块劈柴,尽享“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乐趣。
炕,虽有不少优点,但毕竟是土坯垒成。有时老鼠钻进去打洞刨土,有时小孩子嬉闹蹦跳将炕面踩踏,加之做饭、烧炕后的灰尘堆积,烟道常被堵塞甚至不通。所以,人们一般每年都会换一次炕。
要换炕,就得脱坯。所以每年秋天,家家都要拉土洇泥,脱上几百个上等好坯,晾晒干透后,囤放于门洞或草房。
来年开春,人们开始扒旧炕、换新炕。扒炕又脏又累,尘土呛得睁不开眼、喘不过气。盘炕技术很高,一般得请师傅。不然,烟道一旦不够顺畅,就会遭常年熏呛之苦。新炕盘好后,先上粗泥,再挂细泥。等全部干透,即可铺席享用了。这个过程,一般需十天左右。如果是两铺炕,二十天左右就换完了。
换下来的土坯叫“炕洞坯”,还有不少灰土叫“炕洞煤子”。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是天然的有机肥料。把它砸碎追施庄稼,非常“有劲”。还有人把整个的炕洞坯夹在枣树的枝杈上,等雨冲刷,肥水浇根。取之于土,用之于地,一举两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土坯炕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沙发床、席梦思等高档榻具。有的人家即便还保留着炕,那也是红砖盘就、装饰上档,而且也只是老人的专利了。
青县旅发大会发给您一封邀请函,约吗?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姚殿贞 村两委班子的“好班长” 村民致富的“领航人”(下)
青县总工会垂钓大赛圆满“收竿”
【盘古风】田彦:摘冬枣
国办发文,这些举措保障短缺药买得上、用得起!
责任编辑:杨文
本期编辑:黄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