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渤海
通讯员 王富艳 张红霞
面对疫情,健全医疗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调拨,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应急物资保障是重要一环。有这样一名“校长”,为做好这项工作使出了浑身力气!
“大家都叫他‘校长’。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工作上他认真负责要求严格,对领导、同事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可不就像是一名合格的‘校长’吗?既是谐音,又很形象。”3月10日,他的一名同事这样告诉记者。
“校长”叫董效长,今年44岁,现为沂源县卫生健康局财务审计科科长。在疫情来临后,他承担应急保障工作,从口罩、隔离衣、手术衣、医用手套到大型医用设备,为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要协调各方,经常电话一打就是几个小时。
面对防护物资严重缺乏的情况,董效长一一征求各医疗机构设备科科长意见,从老乡、同学、朋友那里搜集到物资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都一一打电话联系。
董效长在办公室办公。
当他联系上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陈经理时,对方正在外地采购物资,答复货源紧张无法供应。平时略显木讷的董效长爆发出了惊人的“外交”能量,用了20多分钟说明当时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急需物资的紧迫性,最后一句“哪怕先供给一瓶消毒液、一个口罩也行啊”打动了对方。陈经理立即表示免费捐赠口罩1000个、天然皂液100瓶、鞋套500双、艾条100盒,并承诺一旦筹集到防控物资优先供给卫生院等疫情防控单位。他又联系了其他供应商,很多供应商被他的真诚打动,有的免费捐助物资,有的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调拨物资供给沂源县的疫情防控单位……
2月17日晚6点,一单位接到任务对一名密切接触者开展紧急流调等工作,防护服等部分物资需要从县发改局紧急领取。董效长一边联系发改局人员,一边联系车辆,车辆联系好了又缺少司机,他二话不说开车就出发了。到达发改局把手续办好后,他自己一箱一箱装车,又开车把物资运回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把部分物资调拨给需要单位。等相关工作全部完成,已接近晚上12点了。
16家医疗机构急需采购无创呼吸机、空气消毒机等设备120台件,2月23日局领导批示后,根据疫情防控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采购绿色通道采购程序,他当天就组织了县内有关专家,经过论证确定了设备型号及配置,随后就开始联系供应商。在对比多家供应商价格,挑选价格低的基础上,他又一次次进行价格谈判,当天就达成了协议,成交价与当初预算价相比低了30多万元,及时满足了医疗单位疫情防控的设备需求!
工作上他是个好职工,生活中他却说自己不是个好爸爸。他女儿上高三,现在正是学习关键时期,他却不能陪在女儿身边。每天早晨上班之前,他为女儿做好中午的饭菜,让女儿中午用微波炉热了再吃。最近,女儿告诉他,已经吃厌了微波炉热的饭菜……董效长和妻子都是卫生系统的工作者,双双坚守在工作岗位,为抗击疫情做好了后勤,却没能为女儿奋战高考做好保障。谈到这一点,他和妻子都觉得十分愧疚。
记者问董效长,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什么?他说,最想给女儿做顿大餐,回家看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