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刚刚结束抽签的2019杭州马拉松,竞赛章程里规定参赛者必须是70岁以下,也就是说,70周岁以上的跑者将不能报名参加杭州马拉松的任何一个项目——全程、半程、情侣跑,连小马拉松也不行。
历年如此,这一规定引发了很多跑友的不满,有网友评论说:"这是歧视和懒政,耐力运动的生命力是很长的,往往常年锻炼的年长者更不容易出事。"、"应该支持一下70岁以上老人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
也有网友认为应该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跑者认为年龄不是问题,主办方会觉得,风险高,出事了谁负责?"
去年,济南首届马拉松满满槽点之中也有这么一条:年龄限制65岁以下:规定和杭马接近,但是把年龄下调到了65周岁。
2019通州马拉松,更是把年龄定在了60周岁以下,这也引发了一众跑友的不满。
马拉松到底该不该设置年龄上限?安全出发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应该尊重赛事方立场?
小编还是支持老龄跑者参赛的,理由如下:
其一,担心安全的理由,站得住脚吗?
组委会制定这个要求如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这个出发点是不太站得住脚的:随着近年跑步运动国内大热,很多长者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已是稀松平常的事。
多数情况下,60岁以上的跑者多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心肺功能都比较好。由于四肢老化限制了速度,再加上更稳定保守的心理素质和参赛理念,但凡报名者,完赛率都极高。
而在众多的马拉松赛事中,也几乎没有出现过老年跑者猝死的现象,反而是一些相对年轻的跑者事故频发,由于缺少经验,或者身体没有经受住时间的检验,他们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
其二,国内外大多数赛事,对于年龄上限并没有要求
纵观国内外大多数赛事,对于年龄上限并没有要求,在中国田协的规章上,也并没有对参赛者的年龄上限有要求。
如果赛事组织方是出于安全考虑,或可以设置更好的报名方案,比如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成绩和体检,或者是家人同意,(比如六大满贯之一的纽约马拉松,就为80岁+年龄组的人设定了成绩门槛,达到这个标准能直通参赛)。这样处置,会比一刀切来得理性和人性化很多。
其三,很多老年跑者都是年轻人的榜样
而不少"跑神大爷"也常常在马拉松比赛上出现,比如69岁PB252差点打破年龄组世界纪录的黄财富前辈、一直跑到88岁才宣布挂靴的张亮友前辈、80岁的中国最年长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六星跑者罗广德前辈等等——他们不断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之路或会崎岖,但无关年龄,勇敢者永不止步。
其四,办赛方如何看待年龄,反映其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马拉松精神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74岁"高龄"的顾大我前辈,是是宁夏马拉松特邀的官方配速员。这反映了办赛方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小编觉得还是很赞的:
就赛事方而言,还有一个较大阻碍应该是保险公司,很多保险公司愿意的承保的年龄是65岁以内,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协商难度。但如何取舍是一个问题,这对赛事方是考验,也体现了一场办赛方设置的优先级是什么,是否做到真正去理解马拉松这项运动。
笔者的观点是小赛事尚可宽宥,放在杭马这样影响力的赛事,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马拉松到底该不该设年龄上限?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