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清华教授上网课,精神状态超棒:坚持晨跑40年

2020-02-25     全民跑步




我们坚持跑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来支撑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撰文/橙橙

编辑/小叶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昨天,一条清华老教授开直播网上授课的新闻上了热搜。


这位清华教授名叫张礼,今年95岁,是清华大学年龄最长的老师。由于疫情还没有结束,95岁的张礼教授利用网络以在线直播的方式给学生们上课。



尽管已经95岁高龄,但他讲课的内容都很前沿,而且精神状态极佳,思维敏捷,很难让人相信他竟然已经年过9旬了。


为什么张礼教授能够在如此高龄还保持着这样好的状态呢?原因在于他坚持多年的锻炼。


从1977年开始,张礼教授就开始坚持晨跑,一直坚持到90岁,坚持了将近40年。“跑完步,有些没想清楚的学术问题就有思路了。”后来,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将晨跑的习惯改为绕着大礼堂快走。


正是张礼教授几十年坚持如一日的锻炼,才让他能够一直保持很好的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锻炼,张礼教授用亲身行动告诉我们:是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来支撑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经常有人问张礼教授,已经从教70余年,还要教多久?他说,只要一想起还要上课,自己的精气神就完全不一样,“如果有一天,脑子不行了,看不懂,也讲不懂,那我就投降。可没到那一步,我绝不放弃。”


是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是他能够坚持这么久的原因,而要想在教育事业上奋斗终身,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张礼教授深知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体育是清华学子的必修课。


像张礼老教授这样坚持锻炼的一代大家并不在少数,比如84岁还坚持在防疫第一线的钟南山。



80多岁还能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这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运动。


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1959年,他采访时透露,自己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他年轻的时候,举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卧推可以达到70公斤。不信,看看这肌肉!


后来,毕业参加了工作,钟南山也一直坚持着运动。在工作繁忙之余,他会每周抽出三四天时间锻炼,每次40分钟到50分钟。他的训练表也非常紧凑:


跑步25分钟左右,锻炼下肢和内脏;

做杠上撑,一口气20个;

一口气10个引体向上以及仰卧起坐,锻炼上肢力量;

一两周全家还会出去游泳一次。



就算是这几年,年纪大了,钟南山也会偶尔跑个5公里,他非常推崇慢跑保持健康。据说,在他的家庭健身房中,跑步机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钟南山还表示,自己对马拉松项目也非常了解和关注。“我自己没有跑过全程或者半程马拉松,不过经常会跑5公里。”


“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运动,使得钟南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从而一直奋战在一线。


比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去年的广州马拉松,52岁的施一公以1小时39分钟20秒的成绩,完成了半程组项目,平均配速4分42秒。


去年的杭州马拉松,施一公也参加的是半程项目,最终还跑出了1小时51分45秒的成绩。当时,有记者尝试跟着他跑了一会儿,最后选择了放弃:"他前两公里跑进5分以内,速度太快了!"


跑步是施一公最大的业余爱好,平均每周他都要跑二、三十公里。”跑完心情特别好、精力更加充沛。”


施一公跟跑步结缘还要追溯到读初三那年参加校运会。当时他意外地报了1500米长跑,结果跑了倒数第一。他非常懊恼,从那以后,他开始练习跑步,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成绩得到显著提升,800米可以跑进2分20秒以内。


后来在清华大学的新生运动会上,施一公报了3000米竞走,拿了第一名。这大大激发了他对竞走和中长跑运动的兴趣,后来还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跑步让人有更充沛的体力,有的人以为,花了很多时间(锻炼)学习效率会降低,实际上,如果跑步方法得当,能调整你的能量级别,心脏机能和肺活量增强,供血充足、思维敏捷。”因为热爱健康,让施一公充满了活力。


比如水稻专家袁隆平。



元旦的时候,90岁的袁隆平寄语年轻人:要注意身体,2020年要多运动,身体才会好。


袁隆平在采访时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是游泳健将,是武汉市的第一名。他还表示现在这些年轻人,可能都游不过他。


是的。袁隆平的体育确实也很厉害。


游泳是袁隆平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每年,湖南农科院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都能战胜小伙子们,当仁不让地成为游泳冠军。他曾连续三年拿了短池50米的冠军。



袁隆平还喜欢打排球。每天下午5点,都去小院子里和老人们打球,拦网、接球,时不时还能给对方来个扣球,排球场上的袁隆平依旧童心未泯。


此外,他还喜欢做广播体操。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清晨7点半左右,他都会精神抖擞、一招一式地在院子里做广播体操。


“锻炼可增强体质,身体好才能更好地做科研。”坚持锻炼身体,不仅让袁隆平拥有好的身体状况,还让他的心理年轻也非常年轻。他说自己90岁,是真正的90后。


在95岁清华教授的新闻评论下,我看到这样一条:这真的是人生赢家,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绝顶的头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给别人带去价值和帮助。


钟南山,袁隆平,施一公,莫不如是。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没有绝顶的头脑,但至少,我们可以坚持跑步,坚持运动,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说给别人带去多少价值和帮助,至少不给家人和社会添麻烦。你说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K2Ee3ABjYh_GJGVBW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