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曦曦妈的头条手机端页面,被一则“七旬老太婆打晕4岁男童沉塘致死”的新闻刷屏了。
悲剧发生于2019年8月5日16时45分的海南省乐东县乐光农场,据七旬犯罪嫌疑人交代——2017年,其与邻居(死者爷爷)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
2019年8月5日16时10分左右,她从自家菜园回住处,途中遇到死者爷爷,两人再次发生口角,她负气回到家中,心中满是怨恨,所以产生了报复心理。16时45分左右,她发现邻居家的4岁男童无人看管,于是将其诱骗至自家房前偏僻处殴打致晕,并将该男童装入编织袋,沉入乐光农场社区办公楼后的莲花池内致死。
据了解,8月5日16时33分,4岁男童的父亲驾驶着皮卡车从家中离开,准备去接上补习班的二女儿回家。而此时,他的大女儿正在家里睡觉,而家里的老人也在忙活,他想着接二女儿也就13分钟左右就可以返回家里,所以就留下4岁男童独自在院子里玩耍,没想到等他返回家长时,便发现儿子不见了。
年仅4岁的孩子,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被终结,真的让人心疼不已。此事件,不能仅仅只是当一个新闻来看,作为父母,我们至少应该明白这几个道理——
(1)不要让孩子落单,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4岁男童无人看管,便给七旬老太婆肆意报复提供了便利和机会。如果当时男童父亲将男童带着一起去接二姐姐放学,又或者男童父亲把男童交给爷爷奶奶看管一会儿,悲剧也可能就不会发生。
孩子的安全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大事。这个暑假,孩童意外坠楼或者溺亡的新闻,已经出现了很多很多次。
作为父母,就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一定不能疏忽大意。家里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及时排除,该安装的儿童防护网,我们要赶紧安装上;不管是去楼下取快递,还是去楼下扔垃圾,我们都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出门在外,随时牵着孩子的手,不让其有横穿马路或者到处乱窜的机会,这样才能防止悲剧发生,也能防止走失事件。
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不论自己去干什么,都应该把孩子安排在一个自己随时随地能够看到的地方。不让孩子落单,孩子发生危险的几率才会大幅度减少。
(2)邻里和睦很关键,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致使彼此心中有怨
尤其是在农村,两家人的土地、房屋可能是挨在一起的。今天你强占了一点点我家的土地,明天我就要想办法还击还击……总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让彼此都心生怨恨。
前几天我刚看了一个案件剪辑——两家人同姓,算是族亲,两家住在一个村里,相距几百米的位置。因为两家建房子,去河里挑泥沙,一家多挑了一点点,另一家就开始心生怨恨。总是给自家儿子透露——看到没有?对面那家人总是欺负我们。
自此以后,这家大人的各种思想灌输,致使他们家孩子一直活在仇恨之中,因为孩子认为父母的不开心,都是那家人造成的。他们家儿子21岁那年,刚刚失恋,心情极度不好,看到对方家里7岁的男孩正坐在自家的屋子里看电视,遂产生了报复的心理。
他把7岁小男孩诱骗至山上,将其打晕后装入编织袋,扔进了山洞中。3天后7岁男童被发现,还被抢救了过来,而21岁的犯案人早已认为自己犯下命案逃之夭夭,之后的十多年他从未跟家里联系过。直到他被警方抓获,其父母才意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毁了孩子一生。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爷爷奶奶等,都应该把邻里和睦看得极度重要。因为现实总是告诉我们,如果发生邻里纠纷,又恰巧遇到思想极端的人,就容易给家庭成员带来不可挽回的悲剧。
————————
就4岁男童成邻里牺牲品这件事情而言,网友的一首小诗很有教育意义,希望大家都读读———“多因小菜园,就差那一线。两家起口角,结下不了怨。做人要和善,事事不结怨。学学六尺巷,一生得平安。孩子最无辜,求法要重判。君子动口舌,小人起杀念。多与君子交,小人躲远点。不是谁怕谁,只求一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