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了解“口罩”:“新冠疫情”下的“战略物资”,可预防病毒

2020-03-13   教育思享

“新冠疫情”下,口罩变成了最火爆的“热卖单品”。

从2003年中国爆发的非典型肺炎,到2004年禽流感,再到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每次疫情都让普通民众不得不对口罩趋之若鹜,甚至争相抢购口罩。

尤其是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蔓延,口罩的使用和普及再一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医疗口罩的需求暴增100倍,价格也上涨了20倍。在严峻的疫情下,各大药店虽然并没有排队抢购,而人们依然千方百计地想要通过网络和朋友圈购买、囤积口罩,甚至出现批量购买口罩被骗的事件,而口罩的需求之大,甚至被形容为“疫情下的战略物资”。

我想大家对口罩并不陌生,但又可以说特别陌生,因为一个小小的口罩,不但有很多冷知识,也能帮助我们抵御病毒侵害,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花3分钟时间给大家科普一下口罩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口罩,也叫呼吸面罩,一般是戴在口鼻,用于过滤进出鼻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气体、气味和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一般分为3层,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和吸水层。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口罩大致分为7种:纱布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活性炭口罩、外科口罩、N95防护口罩、立体口罩、PM2.5防霾口罩。

一般说来,医护人员多采用外科口罩,既可以阻挡外界有害物质进入佩戴者口鼻,又能阻挡佩戴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沾污环境。

1、纱布口罩。

纱布口罩,只能过滤较大的颗粒,最常见的是清洁人员佩戴,可以有效阻挡佩戴者80%的飞沫和10%-20%左右的空气污染物质,但是面部密合性差,防毒效率低,不能作为医用防护用品使用,主要功能其实是保暖。

2、一次性医用口罩。

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一般防护,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不小于95%,比较适合做清洁工作时使用。

3、活性炭口罩。

能够吸附有机气体和毒性粉尘,但不具备杀菌效能,适合喷漆或是喷洒农药时使用,能够阻挡80%飞沫传染和30%-80%的空气污染物质,还能够减轻异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佩戴活性炭口罩,感觉需要费力呼吸或是无法吸附异味时,就应该立即更换。

4、外科口罩。

外科口罩在手术室里最常用,防护级别较高,能阻挡90%次微米颗粒,适合有感冒发烧和咳嗽症状的患者佩戴,使用后能阻挡90%飞沫传染,和30%-80%空气污染物质。外科口罩应该每天更换,但是破损和赃物时应立即更换。

5、N95防护口罩。

主要用于降低,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医护人员暴露在空气传播疾病的危险。防护作用最好,可阻挡95%以上的次微米颗粒,和80%-99.97%的空气污染物质。但是使用时容易感到呼吸不畅,不适合普通人长时间佩戴,不建议给7岁以下儿童佩戴以免造成呼吸困难,而且不宜重复使用。

6、立体口罩。

属于新兴口罩,有立体结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明星们带着各种款式新颖、时尚大方的立体口罩,虽然看起来好看,却没有飞沫隔离的作用,甚至无法阻挡雾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花粉。

7、PM2.5防霾口罩。

能阻挡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粒状物,对病毒预防有一定作用,可以有效防止飞沫传播,但是主要用于防止雾霾作用。

最后,说一下使用最广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式:

1、分清里外:蓝色是外面,白色是里面;褶皱向下是外面,褶皱向上是里面。

2、分清上下:有金属软条的永远是上方。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场正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响的硬仗,早发现、早隔离和早诊断是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职责,但是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扎堆、勤洗手,出门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