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师范读书,自然地便认识了许多同学,有相对亲密的,也有说不上几句话的。无论是那一级学校,女同学都是相对较少的,师范读书时四十三人的班级女生不过十一人,初中也是如此。
读小学时,男女同学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上、放学的路上结伴而行,手拉手玩“草垛草,张果老”“李家人,要不了”“要哪个?”“就要某某那个狗头货”的游戏,跳房子、踢踺子……只要是玩,必是一群男女,蹦啊跳的,好不自在。
到了中学,便不同了,男女同学之间开始有了距离,不再如小学那般亲密无间。甚至于私底下多说一句话,便会引发一通议论,大约还不能用“恋爱”,更多地是关乎“喜欢”的话题。正如此,大家交往起来,也就格外地谨慎。
女同学,时常成为男生们背后谈论的话题,更多地是漂亮与温柔,长得标致的女生总招人喜欢,大多数男生都会有意无意地套近乎,或借书、或借笔、或故意撞一下桌子,多说一句话似乎都挺开心,又不至于招人口舌。
初中时,五十余人的班级,女生不过十来个,大多来自农村,班级里仅有的两个不是农村学生的便是女生。她俩也成了我们男生最喜欢套近乎的对象,两人的性格却是截然相反的:一个大大咧咧,成天笑着合不拢嘴,若是惹了她,必是双手叉腰,狠劲地说着你的不是,转而又是哈哈大笑,典型的活泼;一个柔声细语,无论你怎样去套近乎,总是微微一笑,却从不搭理,典型的内秀。
自然地,我也不例外,喜欢与她们套近乎。与活泼的女同学话题便多了许多,对她的了解也便多了一点:她是家中的独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医生,家境那是相当的……
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为人,加上家庭条件的优越,很是大方。常常能吃到她带得一些好吃的东西,我吃过的最甜的苹果便是从她那里半真半开玩笑拿来的。正如此,我在情窦初开时,她便成了我暗恋的对象。曾毫不避讳地承认,想来更多地是冲着她有好的家庭条件,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学习的动力。
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竟然背着一书包新挖出来的山芋跑去她家,告诉她我考上师范学校了。后来,也曾给她写过几封书信,无非是些爱慕。再后来,大约是见异思迁吧?便渐渐少了联系。再后来,她上了大学,毕业后去南方当了医生,几乎没了联系。她家就在单位附近,却从没碰过面。我爱人对于我的过去也是充满好奇,曾不止一次地问及,只是那不过是少年时代的一种纯情。
QQ盛行时,竟在不经意间加了联系,但仅是空间动态点个赞。微信时代,信息多了一点,知道了她已是两个儿子的母亲,在南方生活的很是惬意。
这不,前几天,带儿子在学校操场玩耍后发了一条动态,她竟说在学校附近的老家,还说让我请她吃饭。感觉说的不是真话,估计也是说着玩,毕竟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便打了个电话。呵,还真在。二十多年没谋面了,一见如故,简单地聊了几句,才知道她回来是整理父亲的遗物,才知道她还要送她婆婆回老家……因还要回城陪读,没有多说,匆匆告辞时说第二天请她吃饭,却说行程紧凑……
第二天看她动态,早上在老家,上午到合肥,下午又到了黄山,确是马不停蹄……
前几回在城里,也见过好几位女同学,其中就有那个内秀的女生,她们现今生活的都很幸福美满。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吗?我们所追求的不正是每个同学都有美好的生活吗?
呵,确如女同学所言:欠她一顿饭。好吧,下次一定……
作者简介:施训洋,庐江县庐城镇罗埠学校教师,爱好散文、小说,在文学道路上默默前行,从不选择放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EZz0m4BMH2_cNUg9V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