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今,手机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备的重量级的阅览“大观园”。之前,我也就文学朋友圈发表过文学评论,今天属于旧闻重现,一句话,微信、朋友圈、散文群,尽管是虚拟世界,但她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乐园、文字长情、思想碰撞的非常实用的重要语言交流工具,可以说,如果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没有阅读,就没有现实生活版,某种程度就没有幸福指数,当然,手机微信也成为影响我们中国人身心健康的“第一杀手。”
手机微信里,可谓缤纷世界,可以千奇百怪,可以天马行空,可以独立思索。文学朋友群可以结交新朋友、可以认识新姐妹、可以有爱情、亲情、友情,可以颁奖,可以领奖,可以娱乐,可以从不认识到熟悉,从互动心智提醒到提升完美人生,从文学作品交流到笑谈人生,从帮助励志到信念提携,无一不是解疑释难,春暖花开。
微信朋友圈里,可以无所不能。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梦,可以思,可以想。可以伤心,可以难过,可以悲惨世界,也可以阳光明媚,姹紫嫣红。文友可以手牵手登山、看海、奔跑草原、凭栏看落雪。可以互赠心情、心仪感情、感恩人生。可以年轻、可以疗伤、可以健康。
我们各自的生活因注入了难以抑制的激情而深味无穷,却又仅仅保持着微信通讯形式,仿佛都在遵守一个默契。我们以文字传输为载体,畅谈艺术,互相剖白,倾诉衷曲,抒发理想,碰撞爱心,洗涤灵魂,激励人生,升华境界。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频频作品交流,竟然几乎没有谋面也不想谋面,遥遥相守,心智慧通,同其神秘、神奇的奥妙,甚至连一般的人也需费一番心思了。
2
文学微信朋友圈,通过码文写字,交流和畅谈心路流程:自由与渴望,河流与高山,蓝天和原野,海洋和森林,包括所有想象与空间像是最原始的动物,腾跃、奔跑、飞翔、遨游、凶悍、威猛、矫健、优美、广阔、辽远、承受、呐喊。大多数读者、粉丝对我们渴望,起码有个人需求,虽然我们是一个作家或者仅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还不算是作家、大咖、文学工程师、大文豪之类的,但我们也可以多情浪漫,也深怀对自然生灵的爱戴和对生态遭毁的忧患,及至诉诸文字,发出一个知识分子所能有的人文与良知的呼唤。
譬如可以命令叫我的灵魂守在她(他)的电脑桌旁,看她(他)写作,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听听我的意见,并与她(他)逗乐打趣;进一步,譬如畅想感怀指使我给她(他)沏茶、倒水,上街给她(他)参谋衣服、买早点,甜豆包、胡椒汤、豆腐脑,虚拟中帮她整理书房和手稿,借机摸摸她(他)温热的手,一起探讨创世、命名、口语、母语、汉字、艺术虚构,意识流、后现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夫卡、佩索阿、赫拉巴尔,文本、记忆、叙事、非虚构、诗歌和民间艺术或者网络、自媒体、物价、房产、城市化、纳税人、权利和义务、民主、自由、博爱、价值观、公平与正义……
她(他)这样,是想一起来营造一个和美的作者与读者的新家园,在同一个蓝天和屋檐下的同一个梦想,一个幻想,一个童话。心在云天,思念故乡,想念友人,怀念过去,畅想未来,人生没有昨天,活在当下,追随明天。乘高铁一日千里,坐飞机直升云天,尽兴地游览名山大川,享受自然美景,阅尽人间春色。想到这些,那一时那一刻,你都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么紧张,砰砰乱跳,惊心动魄。我仿佛看见一只过冬飞鹰用激情振翅,电光石火一般,从作家房间里一扇打开的窗口飞了出去,像射向高空的一支利箭,带着尖锐的响声,飞向自己的空间!
3
有人说:“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躲雨,不如昂首出击。”在较量上,我喜欢看大智慧的博弈。在这样的博弈中,我看到的是人性的美丽、沉静、恬淡、雍容华贵而又举重若轻。金钱、权力、荣耀,当属不是幸福指数。幸福的天平所秤的,只是灵魂的质量,文学的分量。而灵魂和文学的质量分量只包含两个方面:心灵的自由和高贵的作品。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婚姻不由己,人在官场不由己,人在单位不由己,人在世上不由己,享受生活,善待自己。不要活得太累,想吃了不要嫌贵,想穿了不要怕浪费,瞌睡了倒头便睡,心烦了找个知己约会,写写文章,唱唱歌曲,调养心情,心态和平永远最美,天天快乐大富大贵。这是文学的铮铮誓言,或是文学倡议信和宣言书。
冬天是否很冰凉?雪飘过的花是否很香?雪中的枫亭,顶上的风铃,清脆的乐声悠扬地响起,米黄色的风衣微微地飘荡,散下的黑发轻轻掠过脸庞,滴答滴答,这一个冬天显得有些苍凉和悲伤,是否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期待着缠绵悱恻的冬眠夜语徜徉……我在聆听。
在冬天来临的时候,所有不经意的回眸都被绚丽成最浪漫的构思,梦醒后的清晨,无奈地投入另一种漂泊……人生的彷徨和忧伤……人生最美,是在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不过是凭栏看落雪。车窗外,雪无声地下着,四野静雅,素素白白的精灵,从天际一直迤逦到心田。人生无论怎么拼搏,怎么奋斗,走到最后,最好的生活,不是居高位,不是拥富贵,也不过是铅华已毕,繁华落尽,此时彼时,倚楼凭栏,看一场落雪。
倘若把生活比作河流,随波逐流的现世人,大部分生活在河流的表层。文学圈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日子过得不错,看上去挺美,其实似是而非,没有寻找生活深度的时间和耐心,不能从生活中为自己找到良性刺激,所以并不快乐,内心反倒空虚。一天是时间,一生是时间。如果平淡地度过,一生中所有日子累加,只是一个数量的变化,并没有质量的增长。这是没有深度的生活。然而,某一次的经历,即使短暂,或者一个瞬间,一个虚拟拥抱,一个午后,一个晚上,倘若一个人一件事能震撼心灵,刺激麻木,从中获取的印象足以回味一生,那她(他)棒极,终为人上人。
交友无数,却不及与文友的一次长叙。思考生活的意义,不如做一件有意义的描写。嘴上千变万化,不如一次实际行动。融入富豪排行榜,倒不如商场旁边那个经常牵着一只流浪狗的乞丐活得潇洒。人活一世,毁誉一生,来点真的,生活才不至于空无所依,文人们,朋友们,多写文章吧。文章里有知识,有智慧,有欢乐,有压力,有彷徨,有徘徊,也有追求,有未来,有理想,更有中国梦。
透过生活的表象,你会发现,交友有深度,生活亦有深度,友谊也有深度。生活若没有深度,感受是淡淡的、浅浅的,日子虽过了,但没留下什么痕迹,犹如蜻蜓点水,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一生只能在世俗中打滚,没有自由,也不会有个性,日子也不会有幸福。我想说的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果生活的哪一天突然空降给我们一个并不世俗的别致想法,请不要辜负它,或许,它就是上帝化了身的精灵,它要引领我们找回从前的自己。
4
我们都还年轻,人老心不老,老龄儿童,童心无畏,经营的人生就不一样了。像朵花朵,一开一谢,很简单的事,人也是如此,说真话、从心、从善、不狂妄、不委屈自己,读些书、记录、收集资料、写成感想、烙文成章、激励来者,亲近并真诚地热爱自然、天地、大道、亲友们,努力不做违心之事,支持文友,爱护同事,尽量能用两个标准来做出一些事物的判断:人性和常识。
人生几何,去留无多?就说这些吧,班门弄斧,诸友好自为之。不过,我们心理尚年轻,我还要提醒你一句,你本一贫如洗,依旧善良如初,千万不纠烂事,不缠烂人。记住,善良是更深层次的自私,你知道送人玫瑰会手留余香,而自私才是吃亏、痛苦、一直怕失去,我说的,这就是生存的谜底。伟大的文学造就伟大的人生。
当然,我们的生活从从开始就遇见惊诧和痛苦,充满了沮丧、愤怒、郁闷、算计、伤痕,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贪心不满足、抱怨、比较、私心、渴望、狂妄,充满了见不得人好,见人家幸福就嫉妒。充满,充满了愚昧、无知、烦恼、语言报复和心里得不到的失望,甚至绝望。但是,这些正是人生开始的梦想就要实现的时候,为自由奋斗吧!为自己点赞!为未来干杯!
5
借用梁老师《顺从谈开去》最后一段话做结尾(略有改动):世界总是有那么多虚飘化的人,那么多自以为是的人,谁都可以说出真理的,干嘛总要别人的肯定呢?人只活在自己的心中,别人都是浮云,让别人顺从自己,人就已经开始出卖灵魂!
我谈的是文学朋友圈吗?我谈的是缤纷世界。我谈的是缤纷世界吗?我谈的是纯文学?我谈的是小说散文吗?我谈的是人性。我谈的是人性吗?我谈的是哲学。我谈的是哲学吗?我什么都没谈。我什么都没谈吗?是的,什么都没谈。我真的什么都没谈吗?是的,真的什么都没谈!
作者简介:殷天堂,笔名尹夫,网名过冬飞鹰,信阳息县人,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某炮兵旅团职军官转业,供职于驻马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系统作协主席,信阳作协副主席。本人曾任《信阳文学》顾问,获“九才子”称号,中国最具实力的青年作家。数篇小说散文被《解放军文艺》《军营文化天地》《人民文学》《当代作家》《法制文学》《大地文学》《上海故事会》《奔流》《百花园》《前卫文学》《新小说》《长江文艺》《南方文学》《三秦文学》《中州作家》《花州文学》《豫西南文学》《伏牛文苑》《许慎文苑》等采用,长篇小说《生命提速》和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外传》以及《息夫人秘史》获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