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报特约评论员 燕 陆
2月9日,近6000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那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迎接保障医疗队人数最多的一天。据统计,截至2月14日24时,在武汉的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超过2.5万人。
疫情之下,不管是在本地医院坚守还是千里驰援武汉,医务工作者们始终奋斗在一线,他们的无私奉献让人感动。
他们,是身着白衣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守护安全健康的屏障。
从一张张签满名字按满手印的请战书,到一张张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血痕的面庞;从“疫情不退,我们不走!”的誓言,到“如果我有什么意外,我爸妈你帮我照顾一下”的嘱托……这些都是对坚守担当职业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每每让人感动和心疼。
医疗队伍中,有的刚刚二十出头,有的已经有了孙辈,有的夫妻情侣齐上阵,有的几代人共坚守。
脱下白大褂,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父母、子女、丈夫、妻子,但危急时刻,为了守护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健康平安,他们毫不犹豫选择穿上白大褂、防护服,奔赴抗击疫情没有硝烟的战场。
可以说,他们正在用自己小家庭暂时的小别离,努力赢得疫情过去之后更多家庭更广层面的大团圆。
医者的无私无畏让人们感动,正所谓疫情无情人有情。著名的特鲁多墓志铭这么总结:有时能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这恰恰是疫情防控过程中,医护人员正在做的:他们夜以继日,不仅给予患者医学治疗,还有鼓励,使其有信心战胜疾病。
病人病情好转离开重症监护室,医生连声说着“别再进来了”;有患者痊愈出院时,多名医护人员为患者献花祝福……医护人员不仅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还有奉献和细致,是他们让与病毒对抗、与死神厮杀的医疗行为有了一份直抵人心的温度。
这些情景让民众无不为之动容,一些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前辈们甚至想起了当年百姓追着部队送鸡蛋、送粮食的深深军民鱼水情。
除了感动,我们还能为医务人员做些什么?
- 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防控措施,及时补给物资,强化医护人员防护,保障他们的工作环境、休息时间和身心健康,确保他们在守护我们的同时,也有支援他们的力量;
- 同时也要做好对医护人员家人的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安心地在前方战斗。
对于广大普通群众来说,按照科学方法做好防护、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绝不隐瞒接触史、旅行史,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也是不辜负医护人员的全力付出。
更重要的是,这份感激与感动不应只停留在非常时期。疫情当前,医护人员冲在最凶险的一线,被褒奖、称赞自然不用多说;而他们平时默默奉献,也理应获得更多尊重和保护。
尊重医者、敬重生命,应该成为社会正能量,持久延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86UWHAB3uTiws8K_Z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