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代谢器官;肝好,往往更长寿。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可谓"身兼多职"。
肝脏有凝血、吞噬、代谢、解毒等多种功能,肝脏出现问题,身体其他疾病也就紧随而来。
肝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保护肝脏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身体出现"1痛、3黄",八成肝脏已癌变,尽早检查
1痛
1、 肝区疼痛
绝大多数癌患者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
肝区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
疼痛时轻时重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肿瘤增大,压迫肝包膜,产生牵拉痛,也可因肿瘤的坏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1、 腹泻
肝癌早期会出现食欲急剧下降,饭后出现腹胀,消化系统减退,出现恶心,恶吐等症状。
这些是由于肝癌早期影响了肝静脉导致了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腹胀,恶心呕吐。
肿瘤的分泌物同样会导致食物进入肝区时会逆反出来,所以患者常常伴有呕吐、恶心,腹泻等。
疼痛和腹泻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因此极易被大家忽视。但不明原因的时,检查一下是最对身体最大的保障。
3黄
1、 巩膜发黄
身为黄种人,皮肤呈现黄色是正常现在。
但肝癌患者,却并非如此。
肝癌者,由于肝内及肝门区肿瘤结节或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各级胆管,胆管堵塞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这时巩膜就会产生发黄现象。
2、皮肤发黄
肝内及肝门区肿瘤或肝门压迫各级胆管,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胆红素返流,导致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
这时,皮肤越来越黄。
2、 尿液发黄
尿液正常情况下颜色为淡黄色。
而肝癌患者由于肝内胆道肿瘤,结石堵塞,引起胆道压力增高,胆小管破裂,胆汁外溢,颜色就会比平常更重。
如果不是喝水少导致尿液颜色变化,就要重视起来了。
肝不好,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非常重要。
饮食调理
1、 不吃发霉食物
发霉食物中含大量黄曲霉素,属于致强癌物质,容易引发肝癌。
咸菜、酸菜、咸鱼等腌菜里面含有大量的亚硝酸胺,也要少吃或者不吃。
有些节省的人们,会把霉变部分切掉留下好的部分吃掉,却不知道黄曲霉素已遍布整个食物中。
需要明白的一点是,高温并不能杀死黄曲霉素,所以遇到霉变食物扔掉是最正确的方法。
身体健康高于一切。
2、少喝酒
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在进入人体后,只有10%会通过肠胃排出,90%由肝脏进行代谢。
代谢的过程中,酒精将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对肝脏会造成毒害,使肝细胞发生、坏死和再生。
长期以往,将导致,进而发展成肝癌。
生活习惯改变
1、 少生气
生气时,身体分泌的儿茶酚胺,会损害肝脏健康。
因此,保持心态平和,避免长期陷入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中。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身心愉悦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2、 多运动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可改善血管内皮机能,降低不良细胞因子存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肝癌的目的。
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游泳、跑步、跳绳、登山。
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损伤健康,因此,运动要温和,身体不适时就不要再勉强。
运动不止能护肝,还可以保护大脑健康,赶紧动起来吧。
3、 乙肝疫苗不能少
70%肝癌患者来自乙肝人群,而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但疫苗并不能一劳永逸,一次可能无法形成抗体。
它的有效期大约在6年左右,建议每6年再复查一次。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