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已变得很高,而且不断呈上升趋势。
引发心脑血管最危险的因素,就是高血压。
很多人都觉得高血压也不是什么大病,因此不用注意,这个不仅错误还很危险。
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作",几分钟就可能没命,因此控制血压你还觉得不重要吗?
广州某中心医院,晚上12点就会车飞奔在路上。
原来车上载一位重度昏迷男子,偶尔还会出现心脏骤停现象,可把医生吓坏了。
到医院后,医生赶忙帮他做了脑部CT,最终确诊为脑出血,尽管紧急调动了5名医生对其抢救,但10个小时候还是不幸离世。
妻子接到消息后大哭: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了你啊。
原来,男子姓刘今年虽然才38岁,但是却有5年的高血压病史,医生也明确的告诫过,药要按时吃,不严后果严重。
但妻子觉得,高血压而已,身体又没有不良反应,因此总是隔三差五的让他吃药。
这天是结婚纪念日,丈夫回家后就显得不高兴,妻子询问原因,原来这次正值公司调动期,有一个总裁的岗位要在内部进行选拔。同事都觉得肯定是刘先生无疑,知道总裁的位置却落到的小李身上。
刘先生不服,当即就写了辞职报告,回家后又戒酒消愁,本就憋着一肚子的气的他,竟然把妻子当成了出气筒,谁曾想本就高血压的他一下子血压报表,还没等妻子反应过来,就倒在了地上。
妻子赶紧拨打120,结果还是没能挽救他的命。
医生听后摇头说:高血压患者,睡前生气是大忌啊。
血压会随情绪变化而变化。
生气或者激动时都会使血压升高,严重时还会危害生命。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管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弹性减弱,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
长期不按时吃降压药,也是导致男子死亡的因素。
降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吃药只是缓解,无法根治,而且血压的起伏,对心血管也危害很大。
不是血压稳定就能不吃,也不是严重时就要加大剂量。
否则,血管就会受损,脑出血几率就大大增加。
高血压有3大并发症,需警惕。
并发症1:心肌梗塞
高血压不好控制,长期如此影响心肌供血。
患者发生冠脉痉挛的风险较大,且如果出现血压骤然升高。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可能脱落,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
并发症2: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
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也可安排适宜的运动锻炼。
并发症3:心力衰竭
心一直不停的向外输血,已满足机体需求。
血压升高时,心脏输血是受到的压力和阻力也会加大,于是就要消耗更多能量。
心脏在长期超负荷运转下,会影响心脏收缩功能,而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硬化,血管狭窄,最后就导致了心力衰竭的发生。
日常降血压,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同时进行。
饮食调理
1、控制盐分摄入
吃盐越多,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就越高。
法国每年有7.5万人因食盐过多导致心血管疾病,至少有2.5万人因病情严重去世。
死亡人数,是交通事故的4倍。
可见,盐虽是百味之首仍不可多吃。
每日6克就足以满足,除了食用盐,生活中还有一些"隐藏的盐分"也要注意。
如:腌渍品、加工肉类、高盐调料等,长期食用也会造成血压不稳定。
生活习惯改变
1、戒烟限酒
吸烟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增加血液凝块的风险。
而且抽烟以后,血液的粘稠度,再加上血管内壁的损伤,很容易引起血栓,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过量饮酒容易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积,使心脏扩大,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
议高血压患者要尽早戒烟,少量饮酒,喝酒也最好换成红酒,但不要过量。
2、保证睡眠质量
最近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也是也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血压有正常的昼夜节律,不能按时作息。也会使血压高波动不稳。
长期如此,就会加重心脏负担。
建议熬夜一族要加强运动,最好的措施是"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 午间休息十分钟就十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