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学芭蕾三年,怕被嘲笑不敢说,别让“性别偏见”毁掉孩子

2019-10-04     教育有想法


文 | 拓拓妈妈

阅读需5分钟

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学芭蕾已有三年半。在我看来,谁还没个艺术“细菌”,现在的小孩几乎都有一项艺术技能傍身。

可自从儿子学芭蕾后,我成了家长眼中的“另类”,连孩子自己都不爱向外人提起自己学芭蕾这件事。

男孩到底怎么“得罪”芭蕾了?

儿子学芭蕾这件事是我拍板决定的。

三年前,由于工作关系,我结识了一位男芭蕾舞老师。

聊天过程中我了解到,现在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芭蕾舞团都缺男舞者,因为学芭蕾舞的男孩太少了。

此时我想到的是,学芭蕾的男孩就业应该不成问题。

全国芭蕾专业院校不多,竞争那是相当激烈。就拿北舞附中举例,每年芭蕾舞专业招生男女各招15人。女生要从几万人里选拔出15人,而报考的男生人数相对少很多,竞争没有女生激烈。

同时,学芭蕾对身材要求比较严格,讲究“三长一小”。

三长指的是:手长、腿长、脖子长。一小指的是头小。我儿子在身材方面基本合格,于是我决定剑走偏锋——让儿子学芭蕾。

在我认识的芭蕾舞男老师中,很少有像黄豆豆那样骨子里热爱跳舞的。他们起初都是从小被家长送进舞蹈班,长年在“开绷直”中浸泡和熏陶,最后脱胎换骨。

对于儿子学芭蕾这件事,家里人还算支持,但不太希望他走专业路线。

我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孩子喜欢跳舞,小学四年级时可以试着考考专业院校。现在学业压力这么大,不如弯道超车走艺术路线。如果孩子对舞蹈不感兴趣,就当强身健体了。

不图他日后进军德艺双馨艺术家,就图有个挺拔的身姿、优雅的气质!

在学芭蕾的三年多时间里,儿子始终是班里唯一的男孩(全班16人)。

整个舞蹈学校包括儿子在内的男孩也不过四五人,其中还有一名是舞蹈老师的儿子。

孩子家长们聚到一起,聊的全是孩子。

每当大家得知我儿子是学芭蕾的时候,她们都会鄙夷地说:“男孩学跆拳道多好,学芭蕾多娘!”

其实,她们肯定也想说,男舞者穿着紧身裤的样子,看着好尴尬啊!

我无数次的反驳,男舞者是力量型!跟女舞者是两种风格。

到最后我都懒得解释了,礼貌性笑笑就好。

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可孩子不同,他内心敏感。

儿子刚升入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让每个孩子到前面介绍自己,同时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朋友有的说喜欢画画,有的说喜欢打篮球、跳街舞……

等儿子上台时,老师已经提前在登记表上得知他学芭蕾的情况,于是鼓励他说出来。

可儿子居然说自己喜欢游泳,只字不提跳芭蕾这件事。

还有一次,儿子的吉他老师想了解学员在课外都学些什么,是否有充足的练琴时间。

儿子说了几样,老师的问:就这些?儿子才不情愿地说:学舞蹈。老师进一步问:学什么舞?儿子憋了半天才小声说:“芭蕾。”

吉他老师眼前一亮,好像发现了个宝贝。

但儿子似乎觉得让外人知道自己学芭蕾很丢脸,那不是女孩才学的么?

芭蕾还没学有所成,学芭蕾这件事倒是成了孩子的负担

前不久,新闻播报了一位因跳芭蕾而被关注的男孩子!

他就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儿子——乔治小王子。

小王子因为在学校学芭蕾,被美国电视节目《早安美国》主持人劳拉嘲笑。劳拉在节目中说到:“未来的英国国王,将放下玩具,开始学习宗教,计算机,诗歌和芭蕾。”

当说到“芭蕾”这个词的时候,主持人劳拉突然带有讽刺意味地笑了,现场观众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的背后,是满满的评价和偏见。

这件事迅速激起了各界的反感。

许多人指责主持人言行不当,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讨论,甚至发起了一个“Boy sdance too(男孩也能跳舞)”的热门话题。

无数的男性舞蹈家、喜欢舞蹈的普通男孩都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男孩也可以喜欢跳舞,跳芭蕾,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并且不被嘲笑的权利!”

甚至有300名男舞者聚集在时代广场,打出“男性也可以跳舞”、“真希望我6岁就开始跳舞了”的标语,只为了用行动声援乔治小王子。

即使是英国王子,要学习芭蕾也不得不遭受非议和嘲讽。看来不止中国家长对男孩跳芭蕾有偏见,外国人也一样。

“男孩不适合学”思维背后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每次看到儿子不敢当众人面提及自己学芭蕾的事,作为母亲我都很心痛。

现代人习惯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男生不能哭,女孩不能假小子,男孩不能梳小辫……

其实,这一切都是“性别成见”的缘故。

性别成见,是指人们针对男性和女性的一些普遍特质而形成的固定的、僵化的看法。

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儿童在3岁后会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及该性别所具有的含义,这便是“性别认同”。尽管时代变迁,现在的孩子们依旧遵循着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研究出的成果——对“男孩不能玩芭比,女孩不能玩特种部队”表示认同。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养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会阻止孩子的自由发展。

其实,男孩子跳芭蕾遭遇歧视这个问题,早在电影《跳出我天地》中表述过。

追逐芭蕾梦的比利,虽然出生于煤矿工人家庭,被要求男生必须学习拳击,却阴差阳错地爱上了芭蕾舞。

为了不被家人发现,比利在厕所练习、在墙头练习、戴上耳机听着音乐练习。事情败露后,比利的父亲和哥哥非常愤怒。

在他们的眼中,芭蕾是女孩子的玩意儿,跳舞的男孩子=娘娘腔、没出息、遭人耻笑。

“男孩子学习芭蕾不合适”的思维背后,是充满歧视的性别刻板印象,限制和伤害的不仅是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男性同样也可以是狭隘思维的受害者。

对于家有学芭蕾的男孩家长来说,女孩子都可以学摔跤、踢足球,男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跳芭蕾呢?

芭蕾舞者同样需要力量和坚毅,跟运动员无有不同。

以性别为分界,嘲笑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一件很low的事情。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正大光明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忠于自己,顺从内心,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激情所在。

男孩学芭蕾舞会变“娘”么?

不会!

许多跳芭蕾的男孩子会面临一些偏见,认为芭蕾过于柔美会让男性丧失男子汉气概。

其实,男舞者在芭蕾舞中动作以旋转跳跃为主,力量十足。

以阳刚形象,将女演员的动作和形象衬托的更美,好比那在一段双人舞中男舞者主要以托举为主。

女舞者很美,但总要有人给她们举上去,所以是互补的,芭蕾男舞者和女舞者一样重要。作为美丽公主背后的“靠山”,王子静时傲然挺立、气宇轩昂;

动时潇洒流畅,停止时挥洒有力,稳重如山。一刚一柔,刚柔并济,正是芭蕾舞的美丽所在。

拿我儿子来说,除了学芭蕾,他喜欢游泳、打篮球,爱看《变形金刚》、动不动在家学李小龙耍双截棍。

他特别喜欢自己能拥有像男芭蕾舞者那样的身材,目前他特别想有腹肌,感觉特别MAN。

体态挺拔、肌肉结实,更给人十足的力量感。

这才是学芭蕾的男孩子,真正变成的样子。

男芭蕾舞演员穿足尖鞋么?

大家关于芭蕾舞的认知最大误区可能就是穿足尖鞋了。

其实只有女生才穿足尖鞋,男舞者是不穿的。

女生的角色,大多是公主,精灵,仙女等高贵,轻盈,空灵的形象出现,穿上足尖鞋拉长腿部线条,呈现出极致的美感。

影片《跳出我天地》的结尾是14年后,已经是著名舞蹈演员的比利在台上纵情一跃、破茧成蝶,台下的父亲和哥哥热泪盈眶。

那一刻,所有的偏见和怀疑烟消云散。

芭蕾也可以是男人的舞蹈。

作者简介:拓拓妈妈,资深媒体人、孩子们喜欢的作文老师,家有男孩,小学生一枚。饱读育儿书,不如真正结合实践,擅长从身边事中获得感悟,书写育儿经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0PZo20BMH2_cNUgQL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