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袁隆平去世了。
享年91岁。
举国皆悲。
如果说,天下有英雄,让黎民百姓除饥馑,受丰乐,袁隆平就是其中一个。
很多媒体、自媒体,都写过了追忆的文章。
我也写了一篇。
但我想告诉大家,袁隆平可不只有“杂交水稻之父“这一面。
他还有很可爱、很逗比、很幽默的一面。
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有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纯爷们,多有意思。
但他说,“都是单一品种。”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给三个儿子取的名字。
大儿子小名叫“五一”;
二儿子小名叫“五二”;
三儿子小名叫“五三”。
五一五二五三,你听听这叫什么名儿啊。
也只有袁隆平才干得出吧。
而几个孙女,名字也是他取的。同样奇葩。
大孙女是晴天生的。叫袁友晴;
二孙女是雨天生的。叫袁友清(小名大米);
小孙女晚上生的。叫袁友明(小名小米)。
都是与节气有关。
小名也与粮食有关。
一看,就知道出自什么样的世家。
他为人幽默风趣。
有一次过生日,好友谭士珍携夫人去祝寿。
饭后合影。
袁隆平站在最左边。
谭士珍觉得不对,袁教授怎么能让边儿上呢。就让他站中间。
袁隆平却说:“你们俩是夫妻,当然得站在一起,如果我跑在中间,不就是第三者插足了吗?”
在场笑翻了天。
他的奖太多了。
有一回,主持人问获奖感言,他说,我的奖太多了,我不在乎这些东西了。
哈哈哈,这才是顶级凡尔赛啊。
他去做客《舍得智慧讲堂》。
主持人问:“您一共得了20多项大奖,还有以您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别人都称您是伟大科学家,您怎么看?”
袁老说:“不是伟大,是‘尾大’。”
什么意思呢?
“尾巴大了也有好处,翘不起来。所以不能骄傲自满,要夹着尾巴做人。”
有一次,记者问他出名后的感受。
袁隆平说,自己有偶像包袱了。
回去老家的话,会戴上口罩、帽子、墨镜。
“毛主席说过,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一出名就麻烦了,个个都认得你。好多人遇到了,问我是不是袁老师袁院士,我不敢说不是,也不说是。我就说有点像,有点像。”
哈哈哈哈哈,好一个“有点像”。太逗了。
不管得多少奖,对于他而言,“只有下田最快乐!”
获得“共和国勋章”当天,袁隆平不在镁光灯前,不在台上,不在酒席上。
在田间。
当时水稻正处于对花时期。
在现场,袁隆平拿着水稻说:“开花开得好好。”
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喜欢带博士生,不喜欢纠缠于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一段采访中,记者问,会不会带博士生?
袁隆平连忙直摇头。
“这麻烦得很,会死脑细胞的。”
记者继续问,“您团队下面都是精英,好不好管?”
这真是一个致命问题。
一问出来,袁爷爷愁到挠头。
哈哈哈。
看来管理真的麻烦。
连袁隆平也无法摆平。
数学也不太喜欢。
一想到要用算盘算六七位数字,袁隆平就直呼:“麻烦,讨厌死了。”
他三个孙女曾挤在一起吐槽他。
记者问:爷爷最关心的科目是什么?
她们答:英语,因为爷爷英语很好!
记者问:爷爷还关心什么科目?
她们答:数学,因为爷爷数学好像不好,哈哈哈哈……
鲁豫也爆过袁隆平的料。
有一次,商场搞促销,一条裤子只要10块钱。
袁隆平一下子买了十多条。
付钱的时候,和售货员提出:“太便宜了,不如你一条加两块,12一条卖给我吧!”
之于他,最自在、最开心的,依然是沉浸于自己的科研世界。
而非沽名钓誉,享受权力之感。
曾经有一个老师给他评语:“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一听,唉咿,对对对,自由散漫。
“上下班不按规矩......”
在一个文艺晚会上,袁隆平被请上舞台,主持人问:“袁老今年高寿?”
他出其不意地说:“39.5公岁。”
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他又念起一首打油诗:“百岁笑嘻嘻,九十也不稀。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嘿嘿,我才79,还是小弟弟。”
83岁那年,他去领奖,主持人介绍时,说他83岁高龄。
袁老立马纠正,不不不,“83岁青春。”
90生日那天,他自我戏谑:“现在变‘90后’了,原来叫‘80 后’了。”
对颜值,他是相当自信。
他曾说:“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锻炼,游泳比赛可是武汉市第一名啊!”
“您觉得您帅不帅?”
“我啊,Handsome!”
哈哈哈,不错不错,很有自知之明。
他说,不能吃太多肥肉,变成一个胖子。
有违一个帅哥的作风。
“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开始前,他一身西装革履。
打扮非常郑重。
旁边有人问他:“袁老师今天帅不帅?”
袁隆平本能地回答:
“帅!”
哈哈,那必须帅呀。
90岁生日那天,他去理发。
理发的时候,他问:“我是胖了,还是肿了?”
理发师说:“是胖了!”
理完后,很满意。
发型略帅。
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又年轻了5岁~”
他在网络上,有一个“梗王”称号。
网友还取了一个可爱的别名:
魔稻祖师。
哈哈哈,也是恰如其分。
他喜欢打牌、下棋、唱歌、跳舞、游泳、打排球。
记者问他:“您现在还打排球吗?”
他骄傲地回答:“打!”
还加了一个英语单词,“everyday。”
逗得所有人哈哈直乐。
还有一回,记者问他,对年轻人有什么寄望。
他说:“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把人笑得肝肠寸断。
他接上过鲁豫有约的节目。
在节目里,不知道为什么,谈到了巩俐。
他说:“我原来不知道巩俐是谁,后来是因为一起参加一个颁奖晚会才认识的。本来这句话是讲不得的,但是很有意思。是网上说的,他们说,我是低调,巩俐是低胸。”
说完哈哈大笑。
采集指纹时,他说:我有10个螺纹。
特别骄傲。
因为民间传言,十螺满堂红。
他说,十螺中状元。
有人说他身价过亿。
但生活里,他一直简朴。
有一次参加节目,主持人王志问他身上的衣服多少钱,他回答:“35元。”
王志吃惊:“真的假的?”
他回答:“真的,还有一件比这个还漂亮一点儿,也是35块。”
但对自己抠。
对水稻可不抠。
2016年,他获得首届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奖金1700多万元,都拿了出来,支持杂交水稻的发展。
他说:
“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袁爷爷走了。
他带着14亿人的怀念,去往另一个世界钻研。
但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生生世世,享用不尽。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
是侠之大者,国之仁士,是“90后”,是“魔稻祖师”,也是一个可爱的老人。
他有两个梦想。
“一愿世界无饥荒,二愿禾稻能乘凉。”
现在,袁隆平院士走了!
但我想说,袁院士,请放心,您走过的路上,依然有人在走。您未完成的梦,终将会实现。
而我们会永远记得,这世间,曾有一位伟大又可爱的科学家来过。
他叫袁隆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wX3qHkBTyfyRS9wp3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