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曾发文指出学校成功增列教育部十三五大学更名规划,距离建设合肥大学目标已不远。合肥作为正在崛起的省会城市,也需要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合肥学院打造成合肥大学,有助于提升合肥的城市形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所拟更名为大学的院校-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一所国家和地方共同举办,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前身合肥联合大学,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办。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2017年2月,合肥大学正式启动筹建。
该校占地面积1544多亩,建筑面积53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9亿元。有14个教学系和4个教学单位。现有工、经、管、文、理、教育、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61个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批准的对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
该校全日制在校生约15000多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副高以上职称424人(其中正高130人),博士学位260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1人获得“黄山友谊奖”。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前列,是全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毕业生近70%在皖就业,近56%在合肥就业,被誉为“工程师培养的摇篮”。
该校成立之初,就率先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改革和实践,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填补了安徽省属高校该项空白。2015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6年联合德国大陆集团、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设计“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2018年再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