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5岁解决世界难题,让中国舰艇动力系统领先世界。他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专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他就是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肖飞。
2002年,25岁的肖飞在海军工程大学攻读完硕士后留校,踌躇满志地走进了马伟明院士领军的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当时他已考上博士,走进马伟明团队,等于踏上了一条通向军事科技顶峰的宽阔大道。可恰逢实验室急需一名实验员,希望在新招的博士中选出一人担任。当实验员,就意味着放弃读博机会。最终,肖飞递交了申请,一头扎在了实验员岗位上。长期繁琐的实验员工作,让肖飞夯实了系统全面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实际工程方面的经验。
当年肖飞投身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世界性难题—— “新型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研制。实验中,肖飞发现,发电机输出电压总是不稳定,不能连续调节,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开创性地引入电力电子励磁技术。凭借唯一能查到的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的计算公式,肖飞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实验,可是失败的阴影总是笼罩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受限于国内诸多因素,很多原创领先技术很难从图纸变成实装。为让创新的“鲜花”结出“硕果”,肖飞把研究工作从研究所延伸到工厂车间。功夫不负有心人,肖飞带领团队硬是把样机做了出来,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这个项目顺利通过科研成果鉴定,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肖飞在马伟明院士带领下,研制成功多型潜艇急需的供发电系统,解决了我国独立供电系统的瓶颈难题。由此不断拓展研制成功的新型供发电机系统,已用于我国所有新型舰船,为国产舰船供电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提供了核心支撑,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
因为做出了骄人的成就,肖飞两次破格晋升,32岁升任海军工程大学副教授、35岁升任教授,39岁成为博士生导师。2018年7月,肖飞被记一等功,要知道在和平年代,想要获得一等功是极为困难的,除非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海军获此殊荣的第4人。
让我们向肖飞这样的年轻科学家致敬,因为他们无私的奉献,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像肖飞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宣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人民心中真正的明星。对此,大家怎样认为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