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新京报报道,近日,上海一名88岁独居老人将300万元房产送给水果摊主一事引发热议。有媒体称,该老人无亲属照顾,是摊主照料他,随后老人将房产送给摊主。11月24日,老人家属称,老人生病时是由家属送医并照顾,医院诊断老人有老年痴呆,出院时,该摊主抢先接走老人,家属再登门就被骂了出来。
马老伯今年88岁了,在上海拥有一套房产的他,人生过得并不顺遂。老伴早他几年已经去世,两人育有一子。但可惜,儿子患有精神疾病。虽能与马老伯相依为命,但在某天夜里猝死。
马老伯最亲近的人,相继离开,对于老人来说,打击很大。但马老伯没时间伤感,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他一个人处理。身边的亲人,早些年也会来看看他。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冲着马老伯的房产,希望马老伯能够订立遗嘱,明确这套房产将来想要留给哪家亲戚。
亲人的表现,让马老伯感觉到养老是指望不上他们了。
写到这里看见一位网友说的,这位水果摊主是非常善待这位老人,这是肯定的。 一对年轻夫妻以卖水果为生,还要养着三个孩子,短期内是不太可能买的起房子的。 一位88岁的老人,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退休金,有自己的社保。
这两者就有了巨大的互帮互助的空间,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所以就走到一起了。 这位老人让这对年轻的夫妻还有孩子搬到自己家里居住,这是双赢的结果。
假设这位老人每个月的退休金有一万块钱,自己每个月花三千,甚至花不了。剩下的都给了……,他们当然希望把他照顾的越好越好。 没有必要用恶意揣测年轻夫妻的心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利益会让一个人有更大的动力去做更好的事,至少要比他那些不怀好意的亲戚强的多。
这种无血缘的结合形式在几十年后会成为常态,看看现在剩男剩女的数量就知道了。有儿女的未必会始终在身边,更何况没有。怎么解决人生最后的十年八年呢,这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笔者:我在经历一些事前,也不相信人性自私,人心险恶,但有个共同规律是人受环境圈子的影响很大 评论里有说小游一开始便贪房产的,我只想说,换他,应该不会半夜陪老人送儿子去火葬场 这老人不傻,拒绝黄昏恋,
病倒了也知道即使亲生妹妹也不会来看他,所以选小游,至少是最有保障的 而他说的骨灰盒不需要买贵的,钱留给孩子买糖吃,可能真的是善良的人遇上了善良的人
有一位老人,用了毕生的积蓄,收藏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古董。 他的老伴过世得早,留下三个孩子,可孩子长大后都出了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 孩子不在身边,所幸老人还有个学生,跟进跟出地伺候他。
许多人都说:“看这年轻人,放着自己的正事不干,成天陪着老头子,好像很孝顺的样子。谁不知道,他是为了老头子的钱。” 老人的孩子们,也常从国外打来电话,叮嘱老父亲要小心,不要被学生骗了。
我当然知道!”老人总是这么说,“我又不是傻子!” 终于有一天,老人过世了,律师宣读遗嘱时,三个孩子都从国外赶了回来,那学生也到了。 遗嘱宣读之后,三个孩子都变了脸,因为老人居然糊涂到把大部分的收藏都给了那个学生。
老人的遗嘱写着: “我知道我的学生可能贪图我的收藏,但是在我苍凉的晚年,真正陪我的是他。 就算我的孩子们爱我,说在嘴里、挂在心上,却不伸出手来,那真爱也成了假爱。 相反,就算我这个学生对我的情都是假的,假到帮我十几年,连句怨言都没有,也就算是真的!
这房子不是送,是感念小游一家的真心陪伴。 反正走了以后也带不走,不如留给生命最后一段温暖时光的付出者。 看过影片其实也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新的财富密码。 只是一个老实的辛苦人,照顾一个孤独的可怜人而已。
而且说到底,300万的房产在上海也不顶事。 就是鸡肋,还得照料一堆杂务。 如果中产阶级到老,又没后代; 那真的是守着既不多的家产还无人照料,说多辛酸就多辛酸。
该来的环节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现在老人的亲属们开始出来质疑了。首先他们表示非常震惊,并且他们有照顾老人,是小游不让照顾,同时,他们也表示,老人有老年痴呆。现在热闹了,原来网上就有很多阴谋论者,如今借此东风,更加笃定苹果摊老板是贪图老人的房子。
在质疑之前,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第一、老人自己有亲戚,如果他们真的关心老人的话,老人为何还要把房子送给陌生人?
第二、17年签订意向,19年过户,20年新闻报道出来,亲戚才知道这事,中间这三年,他们真的关心过老人了吗?
第三、看过纪录片的都应该知道,老人思路清晰,口齿清楚,根本不像有老人痴呆的症状。况且人家公证处工作人员也不傻,会给一个情况如此特殊的老年痴呆的老人办理公证?
最后,利来利往,在利益的驱动下,什么样的嘴脸都会暴露出来,徒增丑陋和笑柄罢了!
我看到这个新闻后,感触很大。作为一个很大可能会丁克一辈子的人,一直在考虑养老的问题。问题中的老人很幸运,遇到了小游,可是我老了,就算可以攒下几百万资产,但有这么好运气遇到下一个小游吗?
随机的,靠运气一样的养老方式,这也太让人焦虑了。我是独生子女,我老了,法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们应该全没了,第二顺位继承人也应该是没有。表哥姐,堂哥姐,谁都会有自己的家庭,也不是他们冷漠,没有巨大的利益,谁愿意来影响自己的生活来看顾一个亲戚呢?
住养老院是肯定的,但是资产由谁管理?一旦意识不清,可以向谁托付处理钱财和治病事宜?自己的本事自己知道,这辈子可以攒点小钱紧巴巴的养老,大钱也没有。这样的情况下,谁愿意来自讨苦吃管我?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另外8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90后、00后更甚,再过20年-30年,中国可能进入深度老龄化,第一代独生子女都变老了,孤独老人、无亲无挂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可能非常之多。
有人说养儿防老,目前的社会子女不啃老已经非常好了,子女给父母钱养老房很少。但还是需要养儿防老,这里面的“养儿防老”,指的是什么呢?
主要指年纪大了/生病了/老年痴呆了,尽管自己有养老金、有医保可以自己支付医药费,请护工、不用子女掏钱,把屎把尿……但依然需要子女在身边,做包括但不限于:手术签字,时刻监控你的病情并跟医生沟通,综合各种信息决定治疗方案,动用关系资源获得更好医护条件等事情,而以上这些,是用钱无法解决。
那丁克家庭、失独家庭、没有跟随子女海外定居的家庭,怎么办呢?可以意定监护,譬如老伯把300万房产公证给水果摊小贩,意定水果摊小贩是自己的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