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燕大女儿患有先天耳疾,小儿子也常常生病,婚后经济拮据曾向母亲要钱。事发前几日,杨某燕已着手办理离婚手续,坠楼前曾向家人发出遗言。事发至今,女方亲属仍无法与男方取得联系,遗体因此无法进行火化。另据其朋友透露,二月初的一次争吵中,杨某燕丈夫曾动手打她。生前杨某燕还表示,自己想离开这个家,但不想离开孩子,这样的结果对她来说是最好的归宿。临终前,杨某燕还嘱咐自己的弟弟妹妹照顾好父母。据悉:死者在跳楼前,曾给家人留下遗书,这份遗书真的是句句刺痛人心,婚后的杨某燕还需要和父母借钱,平时省吃俭用,用其同事的话,20多天连件衣服都没有换。直到现在遗体还没有火化,男方的家人没有人出面处理此事。
每次一有这种事情,就有人站出来问:所以她有权杀人吗? 是啊,没有权利,但想活活不下去,凑合活着也费劲,如果再没啥文化不擅思考,单纯觉得孩子没了她也活的费劲,然后就带孩子走了。 除少数女性外,大部分母亲爱孩子是天性,她觉得她是孩子妈,孩子跟着她尚且如此,更别提跟着别人了,小一点的健康的孩子还好说,她一个人走了,那个有病的大女儿会被这家人怎么对待?丈夫一天给20块钱生活费还家暴,20块钱却是这位女士一天的生活费,她还带着两个孩子,她还被嫌弃不挣钱,大女儿的医药费是从娘家拿的6万块钱,你们自己想,在想
首先她都已经在办离婚手续了,为什么还要自杀? 原因只有一个,这婚离不了。这个男的靠娘家接济,孩子也是靠女人娘家出钱养。 所以他不可能放这个女人走的,一家人的免得保姆,还可以从娘家拿钱给他这个废物花,还可以给他当人肉沙包,全家的出气筒 、要是放这个女人走,他就啥也没了
一堆人站在神的视角看着这个女人苦苦挣扎还问她问什么不离婚, 她在家几年带着孩子,孩子就是她的全部,离了孩子总要给男方一个吧,以男方一家的尿性, 先不说拿不拿得到抚养费,说不定连判给男方的孩子以后的见不着了。我看她已经被男方逼得出现精神问题了,男方就是间接的杀人犯,我在微博逛了一圈,全部都是指责她杀了孩子这件事,寥寥无几的人同情她,责骂男方,还被一群说废话的理中客指责同情杀人犯、可悲的婚姻
当事人的两个孩子都不省心,老大残疾,老二经常生病,加上家暴,家庭矛盾,经济窘迫,丧偶式育儿,可见这个女子确实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应该是有产后抑郁,有些网友还不知道这个病的,可以去百度搜一下,因这个病选择携子自杀的母亲不在少数....
很多人指责这个母亲无情,痛惜2个无辜的孩子
还有人说已离婚,净身出户,报了驾校,找了工作,为啥还有绝望无奈?
或许真的不该这么绝望,本身已经在自救的道路上了......
但是你相信吗?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契机
可能真的就是一点小小的口角,让一个母亲的情绪无处宣泄
也许在关键时刻,有人劝这个母亲一次
有人开导她,有人帮助她
稍微给她分担一点精神压力,让她看见这个世界
让她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可能结局都会不一样
是的,其实我之前也站在楼顶,也是晚上,在黎明之前的那个夜晚真的很难熬,后来白天的时候我想想自己头一天晚上的举动都可怕
幸运的是我熬过来了,我有一个爱我的老公和关心我的婆婆,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也许那个时候真的有人拉她一把,有人劝她一句,有人安慰一下她,让她的精神不那么紧绷,情绪不那么激动,她都不会选择那样的方式
报复也好,想不通也罢,现在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愿逝者安息,愿这样的人间惨剧不再发生。
最后想说一下,产后抑郁绝对是可以让人丧失自我意识的病,稍微有一点点自我意识的人都会感觉到炼狱般的痛苦,没有人不想走出来,这真的需要家人,社会的关爱和细心耐心的引导才能慢慢走出来。
我不是这个抱娃自杀的妈妈,我也说不清她当初跳楼前到底是赌气还是真的绝望。但我见识过赌气之下喝农药自杀的农村妇女,我爷爷以前的一个阿姨就是。你觉得她为什么拿生命赌气?阿姨自己说时,表情都是麻木的,她说,婆婆一直虐待她,老公耗子拿枪窝里横,愚孝,婆婆说什么都信。她一直以来都活得跟个奴隶一样伺候一家人,却没人念叨她的好。
就是有一天,婆婆找不到20块钱,非说是她偷走的,她丈夫听了就抡她几巴掌,打得她鼻子嘴巴里都在出血,结果她婆婆在什么犄角旮旯里找到钱了,也没人跟她道歉,甚至没人搭理她,照样指使她下地干活,回来做饭。她委屈得直接给自己灌了农药,灌完农药想起自己在县城上学的女儿,一直以来也就她还疼她的女儿,然后她哭着找乡亲送去的医院,从此胃被毁了,什么都吃不下。
你说她是不是蠢?要我说是蠢。但这种无依无靠,没文化,没能力,没走出过自己那个县的女人,你指望她有什么大智慧?赌气也是绝望!因为她想活着,就只能凑合着在这样的家庭里过日子。
你们能这样想,只能说明你很幸运,没有这样的经历,和这样的家庭。我也有这样的婆婆,我在家带孩子的几个月,我婆婆每天都要语言侮辱我,我一直都不敢反抗,因为还指望她帮我带小孩我去上班,那个时候每天都特别痛苦,白天隐忍,晚上偷偷的哭,每次被婆婆骂完以后我都会打我儿子来发泄。出来上班以后我家不管家里了,几个月不和婆婆联系,也从不问孩子过得怎么样
我觉得这种情况可以去女方的父母来帮忙,婆婆公公出钱。我不是对哪一方有什么不满,但是婆婆和儿媳真的很容易有摩擦,人性就是这样,不是亲生的,婆婆总会把儿子孙子看的比儿媳重要,这种女方产后心思敏感的时刻,请女方家长来照顾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