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丹江口,湖北省辖县级市,由十堰代管,位于湖北省、汉江中上游,地处秦岭山系武当山隆起与大横山余脉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辖4个街道,12个镇,总面积3121平方千米;2017年户籍人口46.33万人。
丹江口历史文化比较悠久,老县城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时全部淹没,现址依坝建城,因地处丹江汇入汉江的口子处而得名;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5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武当山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是“三阳”(襄阳、郧阳、南阳)腹地重要交通节点,襄渝铁路、汉十高速贯穿全境。
2017年,丹江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3.2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81.58亿元,增长11.4%。丹江口市2018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亿元,增长8%以上;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3.74亿元,可比增长8.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9290元和11260元,分别增长8%和9%。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丹江口退出贫困县。
历史沿革
丹江口市夏、商、西周时为豫州所辖,与雍州相邻。
春秋属麇。鲁文公十一年(前616年),楚子伐麇,归楚。
战国属韩及楚,因境内的均水称均陵。
秦置武当县,属南阳郡。两汉沿秦制。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荆州,分南阳郡建南乡郡,武当县属南乡郡。
晋武帝太康十年十一月(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武当县属顺阳郡。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以江左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一带)流民寓北,增平阳县,与武当县同属始平郡。
南北朝,因革不一,沿革变动频繁。
宋武帝元年(420年),改始平郡为齐兴郡。
梁太清元年(547年),置均阳县,革齐兴郡为兴州,辖武当、平阳、均阳三县。
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兴州郡为丰州郡,废平阳入武当。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丰州郡,隋开皇五年(585)改丰州为均州。大业元年(605年),废州置淅阳郡。义宁二年(618年),割淅阳郡置武当郡,原设武当、均阳、新增平陵三县皆属。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武当郡为均州。武德七年(624年)省平陵。武德八年(625年)略均阳入武当。同年,割丰州所辖之郧乡、堵阳、安福三县来属。贞观元年(627年),废均州,省堵阳、安福二县。武当、郧乡二县归淅州。贞观八年(634年),废淅州复均州,辖武当、郧乡、丰利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均州为武当郡。乾元元年(758年),省武当郡为均州。贞元五年(789年),均房二州隶山南东道。天祐二年(905),徙武定军来治。建隆元年(960)设均州武当郡,隶京西南路,领县武当、郧乡。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武当军节度。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南伐,设司置县废军,省武当军为均州。至元十五年(1279年),属鄂北道宣尉司,后属襄阳路,领武当、郧县二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武当县入均州,辖郧县、上津。成化十二年(1476年),州隶襄阳府,割郧县、上津,此后均州无领县。
清承明制。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军政府裁府、州、厅,一律改县。同年12月(阴历十月),均州改为均县,直隶湖北省。
民国三年(1914年)5月,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均县直属鄂北道。7月,省鄂北道置襄阳荆南道,均县隶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地方政权分为省县二级,均县直属湖北省。民国二十年(1931年)5-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贺龙率红军在全县的浪河、盐池河、官山等地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和区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湖北省69个县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均县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湖北省改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均县归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湖北省所属行政督察区改称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均县属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均县城解放。6月2日,成立均县民主县政府,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
1949年10月1日,均县民主县政府改称均县人民政府,隶陕南行署两郧专区。
1950年,两郧专区划回湖北省改称郧阳专区,均县隶属郧阳专区。
1952年12月,撤销郧阳专区,均县隶属襄阳专区。
1960年7月,湖北省委决定将均县、光化县合并为丹江县,并成立丹江市,隶属襄阳地委、专署领导。10月,国务院通知,将丹江县易名为光化县。
196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均县建置,属襄阳专区。
1965年8月,恢复郧阳地区行政公署,均县隶之。
1978年,均县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撤销均县,设立丹江口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郧阳地区代管。
1994年10月,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改称十堰市,丹江口市由十堰市代管。
截至2016年,丹江口市下辖4个街道,12个镇,及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即湖北省武当山风景区),共有41个社区(居委会)、223个村。即习家店镇、蒿坪镇、均县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凉水河镇、石鼓镇、浪河镇、丁家营镇、盐池河镇、官山镇、龙山镇、三官殿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大坝办事处、均州路办事处、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地理环境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十堰市东部、汉江中上游。东与老河口市交界,南与房县接壤,东南与谷城县相连,西与十堰市城区、西北与郧县相接,东北与河南省淅川县为邻。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0°47′53″—110°34′47″,北纬32°14′10″—32°58′1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7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1千米,版图总面积3121平方千米。市区距省会武汉市480千米,距十堰市区110千米。
丹江口市地处秦岭山系武当山隆起与大横山余脉之间,地势高低悬殊,山地、河谷、丘陵地貌单元众多,多种类型均有分布,山地之中有丘陵,山丘之中有盆谷。根据各地貌单元的海拔高度、营力作用方式、分布范围,大致可将其分为三大地形地貌单元区:南部武当山中高山区、中部丘陵河谷区(丹江口水库贯穿本区)、北部大横山低山区。主要山脉有两条:一为绵亘在汉水以南的武当山。此山为秦岭山系的大巴山支脉,自西北向东南走向,方圆400平方千米。70余座山峰,分布在官山镇、六里坪镇、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盐池河镇、浪河镇和三官殿办事处。其中千米以上的山峰31座。一为汉水北部的大横山。此山属秦岭山系伏牛山脉东端的余脉。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分布在江北的习家店、蒿坪、柳河口、薛桥、凉水河等地。平均海拔500米,长60千米,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铜锣寨海拔1049.3米,主要山段有方山岭、马头山、风洞山、乌头山、江寨、天地垭、八里寨、王山、菊花山、寺山、羊山。其中方山岭面积最大,四周15千米,包括霸王寨、回子山和方山。最高点方山,海拔478米,长约1千米。
丹江口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酷热,降水量集中;冬季严寒少雨雪;春秋气候温和。大陆占57.60%。四季分配:冬长于夏,春秋相近。具有降水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的特点。年日照数1950小时,日照率44%,每平方厘米土地全年接收104.8千卡辐射能。平均气温为摄氏15.6—16.0度,年较差24.7度。最高气温是7月,平均气温摄氏27.8度,极端值41.5度;最低气温是1月,平均气温摄氏3.1度,极端值零下12.4度。全市无霜期最长达277天,最短219天。海拔每升高100米,终霜期推迟2.6天,初霜期提前3.4天,无霜期缩短6天。丹江口库区无霜期254天,武当山金顶163天。年均降水量为750—900毫米,年际间降水差别甚大。武当山东坡的盐池河、浪河,经牛河跨丹江口水库到凉水河为西南—东北向多雨带,年降水量850—900毫米,官山、习家店和嚣川为少雨中心;多雨带轴线附近比少雨中心降雨量多120—130毫米。降雨量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加,600米以下每升高100米降雨量增加25毫米。夏季降水量为年降水量的30%—49%;冬季仅占4%—6%;春季、秋季降水量相近,各占年降水量的26%和30%;一年中七至九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46.60%。
丹江口是“三阳”(襄阳、郧阳、南阳)腹地重要交通节点,距武汉、西安、郑州均在400公里左右,离襄阳机场、武当山机场1小时车程。襄渝铁路、汉十高速贯穿全境,境内一级公路4条,二级公路10条。汉十高铁、十淅高速通车以后,丹江口的交通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2017年,丹江口市完成货物周转量12248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2%;旅客周转量22332万人公里,增长18.9%;境内公路里程达4747.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2公里,比上年增长55%。
武当山机场、襄阳机场距城区均为1小时车程 ,航班直飞50个城市。
十淅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丹陶一级公路正在筹划,环库(丹江口水库)旅游公路初步建成。习均大桥、龙山大桥、丹江口大桥等,形成环库 经济圈。汉丹港、丹江口港等港口已建成通航。
建设中的西武高铁穿境而过,境内设有2个高铁站:丹江口南站、武当山西站。 经过西武高铁、郑万高铁,1个小时左右, 便可抵达武汉、西安、重庆(万州)、郑州。
风景名胜
丹江口市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中国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风景区、“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控制性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市域共有旅游景区(点)22处。国家A级景区13处。其中,AAAAA级景区(点)1处,AAAA级旅游景区5处,AAA级旅游景区5处,AA级旅游景区2处。
2017年3月29日, 国务院发布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全国12省及自治区共19处风景名胜区,湖北省丹江口水库风景名胜区名列其中。
主要景点
丹江口市国家级森林公园
丹江口市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湖北)沿岸,是在原牛河省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融合太极峡风景区和丹江口大坝两大重点景区共同组成,森林覆盖率达到91.2%。2013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丹江口市原牛河省级森林公园晋升为丹江口市国家森林公园。
丹江口水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2013年6月2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丹江口水库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总面积为562.55平方千米。
武当山风景区
武当山位于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道教圣地、太极拳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武当山古建筑是皇家庙宇。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风景区包括玄岳门、太子坡、南岩、金顶、五龙宫、琼台等六大景区。
静(净)乐宫景区
静(净)乐宫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丹江口市城郊丹赵路办事处,原址位于古均州城内正北部。1958年为支持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净乐宫连同均州古城一并被淹没于水下,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6年,重建完成并开放。
武当山南神道景区
武当山南神道景区位于丹江口市官山镇境内,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武当山西南麓,距武当山金顶(天柱峰)5.7千米,是古时川、陕、鄂西北、鄂西南等地香客由后山登武当山朝爷敬香的重要神道,也是古时武当山通往神农架、重庆、四川的必经之路。景区面积约50平方千米。2013年4月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黄龙山景区(武当峡谷漂流)
黄龙山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北距汉十高速武当山风景区出口20千米,东距土关垭出口9千米,距十堰市城区60千米,襄阳98千米,武汉360千米,西安280千米,郑州380千米。漂流河道全程7.8千米,漂流落差188米,有20多个急流区,10余个缓水区,全程漂流需2.5小时。2013年11月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6月经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丹江口沧浪海旅游港
沧浪海位于汉江右岸丹江口新城区蔡湾,紧邻南水北调中线标志性建筑丹江口大坝。2014年6月经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极峡景区
太极峡位于丹江口市石鼓镇,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之畔,是湖北省省级地质公园,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核心区38平方公里,有大小10余个溶洞组成。2010年11月,太极峡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景区。主要景点有:太极峡、龙登龙山、盘龙洞、娘娘洞、九龙桥、九龙湖、打败岭、扳倒井、挡贼口、大马槽等。景区同时有野生花卉、稀有树种多达1200余种,飞禽走兽50余种,也是全省唯一的丹霞地貌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