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院的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比例是多少?竟然高达67%。一般认为,10个肿瘤患者中,7个有营养不良的问题。3个月内的体重下降超过平常的5%,6个月内下降超过10%,就会存在营养不良。全球每年有大约200万的肿瘤患者死于严重的营养不良。
为何肿瘤患者常常难逃营养不良魔咒?营养不良,后果超过你的想象,被称为康复路上的“生死劫”?如何才能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且听小编一一分解。
肿瘤患者,为何难逃营养不良的魔咒?
癌细胞“饿”,它们消耗人体能量!
肿瘤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肿瘤组织葡萄糖消耗量是正常组织的7倍。也就是说,肿瘤细胞爱“吃”葡萄糖,主要是靠糖酵解来提供能量,糖酵解强度与肿瘤生长速度和侵袭性密切相关。
为了“饿死”癌细胞,对肿瘤患者每日的能量来源提出了要求。依据国内外最新指南推荐肿瘤患者50% 的能量应由脂质供能,相较于正常人更高。
所以肿瘤患者的代谢异于常人,对营养的需求也与常人不同,参照下图:
肿瘤及治疗造成进食减少!
在所有肿瘤中,实体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比例要高于血液肿瘤等非实体瘤;实体瘤中,消化道肿瘤营养不良比例最高;消化道肿瘤中,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营养不良比例要高于直肠癌等下消化道肿瘤。这些差异,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同肿瘤对进食造成的影响不同。以食管癌为例,作为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极易造成梗阻等情况,导致患者进食或吞咽困难,这自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此外,放化疗等治疗造成的恶心、呕吐、食欲降低、腹泻、严重口腔溃疡、黏膜炎等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进食与消化。
营养不良的恶果你想不到,受不起!
削弱机体抗感染能力
营养不良加重了癌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风险,削弱了机体的抗感染能力,而且严重营养不良的癌症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威胁生命。
在美国,每年有60000名癌症患者由于白细胞计数偏低、抵抗力低导致严重的感染而住院。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为1/14。
治疗耐受性差
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放、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下降,对治疗不敏感,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都会有所下降,生存期更短。接受化疗患者的并发症或毒副作用增多,消化道反应更大,还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等表现,而对于放疗患者,营养不良更容易导致重度黏膜炎。
生存期短
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生存期缩短。一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研究发现,营养不良会增加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年内死亡的风险,是能够独立预测其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研究纳入了124例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22例。专业人员完成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后,将其分为营养正常组(69.4%)、营养不良风险组(26.6%)以及营养不良组(4.0%)。
与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1年内病死率显著增高。在三组患者中,营养不良组的1年病死率最高,达60.00%,其次为营养不良风险组,为36.4%,营养正常组的1年内病死率最低,为8.1%。
住院期长,费用更高
营养不良的患者胃肠道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术后伤口的愈合延迟,住院时期相对延长。
根据临床数据统计,在癌症患者中,有30%至80%的人都会出现癌症恶病质的问题。表现为极度消瘦、贫血、生活不能自理、全身衰竭等综合征。其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医院病床上度过。引起恶病质的原因多种多样,营养不良就是其中之一。
可见,如果在膳食营养上没下足功夫,原本能吃饭的钱就可能要用来吃药。
术后、化疗、放疗、康复期,营养注意都一样吗?
“口服营养补充(ONS)是胃肠功能正常肿瘤病人营养治疗的首选途径。无论是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口服营养都可以帮助肿瘤患者应对营养问题。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高度肯定了ONS途径对肿瘤患者的作用,并在其指南中作为肿瘤放疗患者的首要营养疗法途径予以推荐。但是,ONS制剂并不能取代饮食摄入或肠内营养,仅可作为饮食摄入不足或不全的补充。
很多患者以为一旦摸索到一套营养方式,就觉得可以“一招鲜”走天下。这是错误的!针对术后、化疗、放疗、康复期,营养注意是不同的。
写在最后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营养不良是“拦路虎”!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在抗癌这场硬仗中,同样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障营养是第一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丹,郝瑞瑞,姜春燕.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16):1571-1574.
[2] 李洪丽, 柯红, 聂成刚, et al. 口服营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35(04):14-15.
[3] 江志伟, 李宁, 黎介寿.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常见困惑[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5):357-358.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NQDynABjYh_GJGVfd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