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不敢说“不”?掌握三个步骤,做温暖有原则的职场人

2019-10-08     生涯笇姐

没有边界的职场人,在工作中能收获到什么?

小张是公司业务部的职员,以好人缘著称。原因是只要有人请小张帮忙,小张都义无反顾满口答应。所以她的工作越来越多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只占了她本身工作的一部分。并且最近小丽请小张帮忙做一份报告但是小张不小心弄错了一个数据,小丽在核对的时候也没发现,最后导致小丽被老板骂了一顿。小丽对小张也很是生气,说不想帮忙直说,不要装好人答应了又不做好。小张也很是委屈,我只是帮忙为什么到最后变成了我要对整件事情负责?

这个事情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小张的心理界限出了问题。她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所以才导致责任分不清并且本身的工作也没做好。

心理界限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着清晰而明确的界限,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但是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界限并且可以守住的界限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工作中,有时碍于情面或者权威,总有些不好开口的时候。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工作中设定自己的界限呢?

为什么不敢在工作中设立自己的心理边界?

1、 设定心理界限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好打交道, 影响人际交往。

设立边界也就意味着要拒绝别人。而拒绝别人是需要力量的,这种力量来源于人的自主性。一个缺少自主性的人,往往会顺从地接受那些他们内心抵触的要求,当他们总算鼓起勇气拒绝了别人时,马上会产生内疚、焦虑、自责、羞耻等负面情感。为了避免产生负面情感,宁愿放弃自己的界限,无限度的接受他人不合理的请求。

举个例子。笇丽是在产品开发部门只负责产品的开发和测试,但是今天船务部让笇丽查一个产品,并且要问总部是否有定单。其实是属于船务部的工作,但是同事说她不熟悉产品请笇丽帮个忙。笇丽帮问了总部之后结果总部非但没有告诉她,反而还批评她为什么自己的事情不处理反而来问和她不相关的事情。

2、设定心理界限怕破坏自己的形象,会失去工作上的情感依赖。

人都有依赖性或依赖情结,只是依赖的对象、性质和程度不同而已。害怕说“不”的心结之二是人的依赖性和分离焦虑。并且在个人的意识成长中,是很需要重要关系人物予以他人格方面的精神关注与肯定的。如果他没有获得足够认可,在他心里会埋下被忽视的自卑,会产生寻求重视的渴望。

在职场上,就表现为需要他人的认可,如何获得认可?顺着他人满足他人的一切要求由此就好无边界感。比如小何就是,只要老板说他的工作做得好,他就觉得他可以飞上天。但是如果哪天老板说他的工作还需要改进,他就觉得那一天都灰暗无比做其他的事情都没意义,也没动力。他过于依赖老板的肯定和认可,所以总是战战兢兢,每天都辛苦得不行。所以只要老板一说有工作,他就马上抢着去做,不管那是不是他的职责。

3、设立自我边界会散失获取他人好感的机会。

有些人由于个性懦弱、内心自卑而在一个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里很不自由,备受人际焦虑折磨。这种人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自我概念也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这就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别人和满足了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很有成就感!

这种自我肯定来于别人肯定的人,是无法在他人面前给予否定的,因为对别人否定,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这会断绝看清自己是谁的被肯定来源。所以,他在对别人有求必应的“讨好”中,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

那怎么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界限,让我们在职场上坚持自己原则的同时又有温度?

1、 发现自己的需求。发现自己的需求是指要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自己的需求被察觉的时候才能清晰的知道什么不可以。要发现自己的需求,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先问自己六个问题。

第一个:这是事情是我自己想做的吗?

第二个:这个问题只能这样处理吗?

第三个: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

第四个:这个方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第五个:我能接受这样的代价吗?

第六个:如果我不是处理,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小吴手上已经有了8个项目但是老板还想让他多处理一个项目,小吴知道新的项目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于是他按照这六个问题盘查了一遍:

首先是这个事情是小吴想做的吗?他仔细的想了一下,不大想。

第二个问题是只能自己处理吗?他想了想不是。

第三个问题是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盘查了一下,还有,可以让其他的同事处理。

第四个问题如果不接这个项目,会有很大的影响吗?没有,不会,因为KPI要求的项目是6个当时他已经有了8个项目,已经超出了KPI要求。

第五个问题时能接受这样的代价吗?并没有什么代价,可以承受。

第六个问题如果不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吗?结论是不不会,因为可可还有空间并且她也能处理好。

核查之后,小吴决定放弃这个项目。

2、 四个步骤,建立自我界限。

第一步,看到自己界限问题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增强自己的界限意识。注意到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感觉界限被侵犯记住这种感觉。

第二步,看到界限问题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总是违背自己的界限去做事,那么必然说明,这背后有我们内心需要被满足的层面。比如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背后隐藏的需求其实是获得他人认可。放弃对认可的需求,凡事只要自己尽力就好。

第三步,认清自己界限模糊的原因所在。当感觉自己界限不清的时候,分析是哪个层面出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不能独立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二是过度承担了他人的责任。三是从原生家庭习得的错误的界限模式,承担超过了自己的极限的责任。 分析出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如果是不能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那就从小事情开始学会自己做决定并且承担后果。如果是过度承担他人的责任,则需要把责任归还给他人。三是如果是从原生家庭沿袭了责任模式,放弃内心小孩的想法,告诉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成熟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第四步,面对和自我疗愈。接受自己对认可或者是潜意识的被人需要的需求,但是同时划分责任、明确自己的界限。

比如丽丽在被同事要求每天去楼下买咖啡是觉得有不满,但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这说明同事很需要她,可以为同事多做一些事情,自己应该是要高兴的。但是客观来说,买咖啡不是她的工作,按照这四个步骤,她应该这样做:

1、 在被人叫去买咖啡时感觉不高兴,记住这个不高兴的感觉。

2、 分析原因。为什么不高兴还是会去买并且认为是同事需要她?这是因为在她小的时候,妈妈要带弟弟会经常忽略她。只有当她在帮妈妈做了事情的时候,妈妈才会看向她并且说她很厉害。她太需要被妈妈的认可了。而在成年之后,她把对妈妈的认可需求也转移到了同事身上。

3、 认清自己界限模糊的原因。很明显这是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沿袭了原生家庭错误的模式。

4、 坦然接受这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受认可的原因,但是现在已经是成年了,不需要妈妈的认可和抚养了。从现在开始学会说不,建立起自己的界限。

3、使用三个步骤,表达自我心理界限并且运用在工作中:

第一、 学会做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且把自己的职责放在首位。其次,要对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勇敢说不。接受拒绝不合理要求其实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

第二、 把别人的责任,交还给他们。不要越俎代庖挑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比如如果你是业务部,你去帮忙处理前台的事情就不对。每个人的分工都不同,把自己的责任履行好就是对工作的负责任。

第三、明确自己的可承受范围。如果真的有一定要帮的事情,明确自己的底线并且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小柳是品质部的职员,因为长期在一线检验产品所以对产品的质量和结构非常熟悉,也因为这样,开发部的同事在产品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找他讨论,他觉得自己非常重要每次都提供改善方案。但是没有料到的是他的方案经常会涉及到价格变动而他却对价格了解不多,在一款产品上因为他的建议导致成本增加了10%,结果总部觉得产品价格太贵没有利润而放弃了这个项目。小柳的热心能帮了个大倒忙。

写在最后

有原则并不意味着要拒绝所有的请求。如果对方的请求是你心甘情愿并且在做的时候,没有强迫感,那就可以接受别人的请求;但是如果是不愿意并且有强迫感的,那就按照自己的边界感处理。

建立明确的自我界限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不建立,在职场上,我们容易过多的承担自己不必要承担的责任甚至迫于权威容易游走在灰色地带。勇敢的说不,建立起清晰而明确的自我边界,别人也因此会更懂得如何跟你相处。而你也会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工作专注于自己职责,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Ge7t20BMH2_cNUgB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