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起!江夏严格把关猪肉质量,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2019-09-18   江夏TV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姝 朱军 陈思源报道)自从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很多市民就对猪肉安全耿耿于怀,尽管有专家一再表示它并非人畜共患病,但大家对购买猪肉还是非常谨慎,市场上猪肉的安全与否也是最近市民关注的焦点。

记者来到中心港菜场,看到这里的生肉区几乎无人光顾。肉摊摊主告诉记者,自八月初开始,猪肉就开启了一路涨价模式,市民的购买量也随之减少,原来一天卖两百斤肉没问题,现在七八十斤也卖不上。

肉摊摊主 张四毛

猪肉一天涨一块五,一天涨一块,天天涨,这个肉都没法卖了。这两个星期都涨到二十元一斤。

江夏区中心港农贸批发市场负责人 柴国军

由于非洲猪瘟影响,现在生猪源很少,所以也导致了现在猪肉的价格非常高。

猪肉价格高只是市民不愿购买的一小部分原因,市民更担心的则是猪肉的安全问题,市民魏婆婆就说到前段时间一点都不敢吃,今天是几个月来第一次买猪肉,想给自家小孙女弄点瘦肉汤,补充营养。

市民 魏婆婆

现在我觉得别人都在吃没什么事,所以我也就买一点,但是还是吃得很少,我今天到这里大菜场来先买一点回去放在冰箱里面,不会一次吃完它的。

而生猪质量的保障,还是得从源头抓起。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法泗街的合一银河养猪基地,在要求进入生产区查看生猪情况时,老板却一口回绝。

原来,饲养员在进入生猪生产区时,都要先进入隔离区洗澡换衣,经过三天隔离后,通过了非瘟病毒检测才可进厂作业。

目前生猪养殖在猪场内部管理来说,它就是一个铁皮管理办法。也就是说严格的把猪场和外界的环境隔离开来,不能让有一个针尖大的缝,就是叫做铁皮管理,外围的话就是尽量的杜绝有可能的病毒,污染我们周边的环境。

记者并不能进入到厂内拍摄生猪的一个饲养的一个情况。但记者通过微信视频连线到了里面的技术人员小王,看一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记者: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在里面生猪的一个饲养的环境的情况。

技术人员小王:现在目前针对于现在非洲猪瘟的形势,包括不管从外部还是从内部这一块生产环节,都采取了很多的严防死守的一个措施,包括现在带我进入的人员,包括物资质量和动保这块,我们都会进行一个检测隔离。饲料这一块主要是在原料检测这一块和运输这方面增加了一些环节。

隔离是手段,减少猪的养殖密度也是保障生猪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合一银河养猪基地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三十的生猪量。

主要是生物安全的管理。对猪主要是实行淘汰和检测。我们主动地把猪进行了部分淘汰,让它养得稍微少一点,这种情况下,它的抵抗力就会好一些。

生猪生长环境得到保障,在流通市场的环节处更要层层把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我区纸坊、郑店等多家屠宰场每天的检验检测报告进行督查,场内生猪在进厂和出厂前都应检测。

生猪进场必须配有耳标号、非洲猪瘟检测报告、瘦肉精检测,再就是尿检过了,我们再对生猪进行六小时的观察,合格以后进行屠宰。

同时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进行巡查,坚决杜绝未经检疫检验、无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合格报告和腐败变质猪肉、病死猪肉等生猪产品流入市场。

凡是进入集贸市场销售生猪产品的,必须提供这一个两证两张一报告,两证就是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报告,以及这一个动物检验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目前检查的情况,整个市场还是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