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鳖,生命在于静止?
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生命在于运动”更有道理?
生命与运动
亚里士多德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的真义。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不停而快速地运转,心脏在一收一张的重复中有力而不倦地跳动,每跳动28次,它就会使体内所有的血液流经动脉、静脉和微血管;人肺像蒸汽机一样,不断地抽动;大小肠总是在蠕动;腺体无不经常地在吸取原料和分泌;甚至大脑也随着脉搏的每次跳动和我们的每一呼吸,有它自身的加倍运作。
有些人完全没有运动(许多终生伏案工作的人就是这样),其表面的静止和体内的骚动之间,存在着有损健康的显著的不当。体内这些不停的运动,需要一些外在的动作配合,没有运动就好像是在压抑情绪一样,连树木要长得好都需要风的摇动。这种情形用拉丁文简洁地说出就是:omnis motus,quo celerior,eo magismotus(运动愈快,它就愈是运动)。
艾匹克·提塔斯所说的,“事物不影响人,是我们对事物的想法影响我们。”一般来说,我们的快乐十之八九都依靠健康。有了健康,每一件事都令人高兴;没有健康,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让人喜悦;甚至是其他的福分——伟大的心灵,乐观的性格,都因为没有健康而变质和退化。
所以两个人一见面,彼此首先问安,表达祝愿,实在有道理,良好的健康毕竟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为其他福分——财物、晋升、学问或名誉,更别说为了一时的感官享受,而不惜牺牲健康,是最最愚蠢的事。任何事物都应该搁放在健康的考虑之后。
谈人生的不同阶段
Almost everyone’s character seems to bespecially suited to some one period of life,so that on reaching it the man isat his best.Some people are charming so long as they are young,and afterwardsthere is nothing attractive about them;others are vigorous and active in manhood,andthen lose all the value they possess as they advance in years;many appear tobest advantage in old age......
几乎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似乎特别适合人生的某一阶段,他到达这一阶段就是登峰造极。有些人年轻时非常可爱,在那以后,毫无出色之处;有人在盛年时活跃有劲,年纪渐增就失去所有价值;许多人在年老时最占优势......
伏尔泰说过一句精辟的话:
人生各年龄阶段各有不同情况,
未能随机适应将经历所有不幸。
心智上的优越,即使是最高级的,也不可能让谁在谈话中取得崇高的地位,除非他已经年过四十。年纪和经验虽然不能代替才智,却可能胜过才智;年纪和经验能让一个才智最为平庸的人跟极有才分的人相抗衡,只要后者年事尚轻。当然,我在这里所指的是个人本身的优越,不是靠作品或事功已经取得的地位。
快乐是责任
The Duty of Happiness
厄匹特泰斯认为:“If a man is unhappy,this must be his ownfault;for God made all men to be happy.有人要是不快乐,那一定是他自己的过错,因为上天是要让所有的人快乐。”
一些非基督教的道德家,也说过大体相同的教言。罗马大帝奥瑞琉斯曾说:“神明们让人掌握有一切方法使人自己不至于沦落为真正的邪恶。造化既然无意作贱人,他怎么会糟蹋我等的生命呢?”
Some heathenmoralists also have taught very much the same lesson.“The gods,”says Marcus Aurelius,“have put all the means in man’s power to enable himnot to fall into real evils.Now that which does not make a man worse,how can itmake his life worse?”
本文素材选编自《人生智慧录》;图片选编自CC0
作者简介: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在德国但泽诞生。他的父亲是富商。1809年,叔本华已继承可使他终生经济独立的巨大资产,这时他入读哥廷根大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至为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