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路滑,老人跌倒能要命!学好这些防摔技巧,远离骨折更健康

2020-01-15   大医本草堂

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老人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因为很多人都是因为脑梗或者心梗离世的。也许您还不知道,还有一种情况会快速剥夺中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其危害不亚于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它就是意外摔倒



据估算,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人次的老年人有过意外摔倒的经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意外摔倒,其中约一半以上都是超过60岁的老年人。


老年人意外摔倒的危害,主要来自于骨折的发生。中国有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后带来的活动受限和长期卧床,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下肢动脉血栓等,都会危及摔倒老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年人摔倒后骨折,主要发生在两个主要部位:


1、髋部骨折



主要是由摔倒后臀部着地引起的,还可具体细分为股骨头骨折和腰椎压缩性骨折。这两种骨折的愈合速度都比较慢,都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很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手臂骨折


主要是由摔倒后手臂撑地引起的,骨折多发生在手腕、小臂或者大臂的远端。手臂骨折尽管愈合速度也不快,但一般不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对来说,手臂骨折的危害要比髋部骨折小得多。所以万一摔倒,用手撑地要比臀部着地保险一些。很多老年人的骨骼、肌肉以及关节系统都已经退化,人的应急反应能力也很弱,不可能迅速做出自我保护动作,因此我们不能指望这种适用于年轻人的自救措施。对于老年人来说,万一摔倒了,应该这样做才能起到一定的自救效果:



1、摔倒后,一定不要尝试立刻站起来,也不要立刻挪动位置;

2、缓一下后,可尝试活动一下自己的四肢,要逐个尝试每个手臂和腿部关节,看看有没有一动就剧烈疼痛的情况;如果活动后疼痛加重,就可能有骨折的情况发生,最好不要随意挪动身体,以免发生二次伤害;

3、如果手脚无大碍,可以尝试向自己觉得方便的方向侧身,呈俯卧位,然后尝试膝盖和双肘着地,借助他人的帮助慢慢站起来。


曾有统计发现,卫生间、厨房和卧室,是大多数老人容易摔倒的室内空间;楼梯、坡道和车站等处,是老人们容易摔倒的室外空间。在这些地方活动,老人们需要加倍小心和做好防护。日本的一项“防摔”指南指出:接电话、起夜、洗澡、等车、坐扶梯、冬季外出和服药1小时内,是老人们最容易摔倒的7个时刻。遇到这些情况或者场合,就要特别留意了。凡事不要着急,特别是要慢一点,寻找稳固的支撑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才能顺利度过这些危险时刻。



珍爱健康远离跌倒


为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预防老年人跌倒知识,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标准化委员会七家机构联合发出《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提高公众及老年人防跌倒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健康老龄化。



2020年1月15日下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起珍爱健康远离跌倒——2020北京1·15NCD活动,邀请阜外医院杨进刚教授、辉瑞普强核心医疗全球研发总裁Amrit Ray博士、天坛神经科王春雪教授、人民医院骨科李虎教授、阜外心脏康复科冯雪教授共同探讨“老年人如何防跌倒”。


专家简介


主持人:阜外医院 心内科 杨进刚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协和医学院博士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目前兼任《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主任,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健康教育学组组长,中国心脏健康教育联盟秘书长。


嘉宾:AMRIT RAY 医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辉瑞普强核心医疗全球研发总裁

Ray博士的领导贡献得到了患者团体、政府部门、医疗行业以及公共卫生团体的认可。他撰写了诸多的科学论文,并受邀向美国国会、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布鲁金斯学会、盖茨基金会、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院(NICE)、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医学研究机构和国际论坛等提供专业意见,阐述医学创新如何创造价值并对患者的生命产生积极的影响。Ray博士服务于非营利组织MiracleFeet,并且是苏格兰GlobalScot大使。



嘉宾: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王春雪教授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任,北京天坛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睡眠与意识障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副会长及神经精神医学分会主委,北京脑血管防治协会医体融合与脑健康分会主委,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副主委,首都医科大学心理系副主任,《中国卒中杂志》副主编及编辑部主任。

擅长脑血管病及多重危险因素的全面管理以及情绪睡眠及认知障碍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发表论著10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获奖多项。参与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糖代谢异常、房颤、卒中后抑郁、卒中后认知康复、卒中后营养吞咽管理、头晕眩晕与前庭康复、卒中后睡眠障碍,慢性失眠等多部国家指南及专家共识制定。


嘉宾:人民医院 骨科 李虎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关节学组副组长,协和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



嘉宾:阜外医院 康复中心 冯雪教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1-2009年,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博士;2009年至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工作;2014-2015年,公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回国后筹建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现任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海医会心脏康复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时间:2020年1月15日下午14:00-16:00

会议地点:北京市太阳宫社区卫生中心

视频直播:2020年1月15日14点,今日头条“大医本草堂”同步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