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多选淮扬菜系,为何江苏的美酒、美食更上得了大台面?

2019-07-15     蒲苇7

众所周知,自开国第一宴以来,国宴很少见川菜鲁菜,基本选用的都是淮扬菜。在八大菜系中,淮扬菜以“南北皆宜,咸甜适中,烧焖见长,合乎营养。”其中做饭和口味上,淮扬菜“能调众口”,具有十足的文化内涵,而被海内外精英喜爱。

同样,在酒桌上,和淮扬菜同根同源的洋河酒深受精英人士喜爱。其实在应酬颇多的商务精英圈中,他们普遍认为苏北酿的酒好。甚至在餐桌还流行这么一句玩笑话叫“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华东小绵羊。”其中背后就有江苏地区名酒洋河大曲的功劳:绵柔好喝不易醉。那么,为什么说,苏北酿的酒好呢?

(江苏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湿地是造就苏北美酒品质的关键。苏北地区的宿迁素有酒都之称,境内大小河流众多,京杭大运河、淮河、汴河、沂河、沭河、泗水河、睢河等大河交错纵横,小河小湖更加数不胜数,以及洪泽湖湿地。发达的水道造就的湿地环境,水资源丰富,促使宿迁地区以苏北粮仓闻名,也造就了当地酿酒历史连绵兴旺数千年。

酒都湿地的特殊水质,让北纬33度成为黄金酿酒带。水为酒之血液,“名酒产地,必有佳泉”。《礼记·月令》有言:“水泉必香”,就是对酿酒用水提出的要求标准。

(四大名泉之一)

首先,宿迁地质为黄河数次夺淮期间,泥沙多层淤积是其主要特色,地下水经砂土层过滤,杂质少、无异味、无土腥味。据权威部门测试,水有软化心血管作用的偏硅酸含量,比规定的矿泉水标准高出近四倍,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其次,酿酒取用地下水,整整七层过滤,水中所携带的组分也是影响微生物作用和白酒风味形成的重要因素。经地质测探,宿迁地区,地质结构依次是素填土层、粉质黏土层、粉土层、黏土层、粉质黏土层、含石英砂质黏土层,再到粉质黏土,七层过滤层,远高于山区比较单调、独一的地下过滤层。这有什么好处呢?被誉为泡茶四大名泉的趵突泉、惠泉、虎跑泉、大明寺泉,地下过滤层无不如此。

(美人泉)

经过七层过滤,水质澄澈,同时水中所携带的组分也是影响微生物作用和白酒风味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了前面说的偏硅酸等,水中带有各种盐类,这些盐类在水中解离为各种游离态的离子,比如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等。这些离子会在酿造中,可能由于某一种离子的存在,会使得某一种微生物的工作加倍,也可能因为某一种离子让某种微生物工作减弱,从而让另外的微生物获得更多的资源,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而且湿地具有恒温恒湿的环境,也孕育着无数的生命。由于位于湿地,洋河产区常年湿度较低,温度则在15度左右。这样温度条件无疑是酿造绵柔好酒的黄金温度,据了解,洋河酒酿造时最低的入池温度为16℃。加之和宿迁地区数百年环境相生相融的绵柔三低“工艺”,有知名酿酒专家介绍,低温入池,低温发酵以及低温馏酒,就像煨汤讲究的“小火慢炖”,在充分淬炼出营养物质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酒的刺激和爆辣,过滤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成分,有利于白酒风味的协调柔顺。

这样酿出的酒自然,更加绵柔和健康。因此和淮扬菜系类似,“南北皆宜,合乎营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VnjiGwBvvf6VcSZwd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