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大多怕冷,其主要原因有:
晒太阳少,体内阳气不足。
坐着的时间多,运动的时间少,身体基础代谢率低,因此不能为自身提供足够能量。
空调、取暖设备的过度使用,使得人们的自我体温调节能力变差,如果气温忽然下降,身体就变得难以适应。
一些营养素的缺乏或疾病也会导致人们怕冷,比如缺铁性贫血或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也会使人怕冷。
另外,压力大、常吃属性寒凉的食物、过度节食或产后调理不当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虚寒体质。
虚寒体质即冷体质包括气虚、血虚、阳虚三类。
第一类是气虚
有的人冬天很怕冷,但又容易出汗,这就是气虚的症状。
第二类是血虚
贫血或者女性月经过后气血不足等,也会导致手脚冰凉。
第三类是阳虚
由于女性本身阳气不如男性旺盛,身体阳气容易虚衰,不能温暖身体,天气寒冷的时候,四肢末端更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因此容易出现全身怕冷、手脚尤为冰凉的现象。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脾阳虚、肾阳虚的人生下来就会怕冷。一般来说,平时畏寒、四肢冰凉、精神恍惚、面色白、不耐疲劳的人都属于阳虚体质。
体内气血运行不顺畅,出现淤滞的情况,会更容易形成冷体质。因此,身体变冷,是体内血液循环不好、经络不通畅的信号。冷体质的人应及时疏通经络,从而调整体质。
那么,如何调理?
拍打法
拍打是拉筋法中的一部分,拉筋法分为拍打和拉筋,拍打也是自愈疗法的一种。拍打原本是道家养生治病的方法,叫做“调伤”,是通过拍打身体将体内因跌打损伤或风寒暑湿形成的淤堵的“垃圾”清除出体外,从而疗伤治病的方法。
拍打经络可以通过外力刺激经络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新陈代谢,达到疏通经络、调和脏腑的目的。
拍打经络时并不要求精确的穴位定位,所以操作手法简便、安全、易于推广。
基本要求
1.拍打时须全身放松、摒除杂念,将注意力放在拍打的部位。
2.拍打手法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快慢适中,待气血运行顺畅之后可慢慢增加力度。拍打病变关节肌肉处可加快节奏,力度也可稍微加重。拍打胸腹部时动作要轻柔,不能重拍重捶,以免损伤内脏。
3.拍打最好在早晨起床后进行,一般每天1~2次即可。
4.每次拍打以15~30分钟为宜,患病部位可多拍一会儿,力度掌握在患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健康贴士
拍打后皮肤颜色分析
1、潮红:正常。
2、红色:风热,多见于亚健康者。
3、紫红色:淤热,容易酸痛。
4、青色:痰湿,容易疲劳。
5、紫黑色:淤滞,体内毒素积滞,微循环障碍严重。
6、黑色:多是长期慢性病患者或长期服用药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