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从台前到幕后,“老师”泛滥。理发的叫托尼老师,洗脚按摩的是莫妮卡老师,搞传销的张老师李老师,甚至还有个“苍老师”,更别提乌烟瘴气的娱乐圈,只要演过个电视电影,或者写过个什么文案,不管这些人什么德行,都自称老师或被称为老师。
什么叫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请打开电视看周老师、李老师、张老师、房老师给大家秀吸毒,干完死不承认,继续担当时代楷模;再看看陈老师、李老师、范老师、成老师,教大家怎么脚踏N只船,怎么享受性福生活;还有当了娱乐圈校长的王老师,怎么展示有钱人的任性。
到底老师是什么?
我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意思就是说,“师”这个字,就是人们对那些“教人们懂得道理的人”的称呼。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样的人叫老师
那么“老”呢?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中国历来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学,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养,所以这个“老”字就代表了“德”。二是年老资深。“老”是古时对公卿大夫的尊称。《礼记·王制》:“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左传 ·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请帅王赋。”这里的“老”均为上公、大夫。三是尊辞或敬辞。
这样的人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老”字还有另外的含义,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解释,我们就可以知道当老师要达到什么要求和标准了。说白了,当老师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于人,为人师表。由此不难理解,“老师”中的“老”字,是指品德端正,甚至德高望重。顺理成章,这“老师”就是指品德高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了。
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是对终生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的尊称,这些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生,过着贫寒的生活,无论成就如何,受人尊敬。
按照这样的标准,如今有多少人担当的起“老师”二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赋予了“老师”
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荣誉,老一代的人一听到“老师”二字,脑海中立刻升起或和蔼或严厉但满心尊敬的形象。如果再让这个称谓这么泛滥下去,这个词成了虚伪、客套、调侃的代名词,我们的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也必受影响。
自重。